小年那天公司终于放假了,同事们对于突如其来的假期都非常兴奋,唯独我说,啊?这么早就放假了啊。大家对我这种表现有点意外,朋友问我:“怎么?早点放假还不好吗?”我说:“放假肯定开心,但放假就要回家,回到家就不开心了。”只要一想到回家就要面对七大姑八大姨的逼婚,就没有了回家的心情。朋友宽慰物品,应该往好的方面去想啊,家人多问两句,也是关心你,自己想开点也就好了。我摇摇头说:“我家不一样,他们是真的着急,甚至还有点逼迫的意思,我妈前一段时间给我打电话说,如果过年不领个男朋友回去,今年就别回来了。”朋友笑了:“阿姨肯定是说气话啦,哪有父母不希望孩子过年回家的呢?”我一时间有点沮丧,但我真的不想回家。
前一段时间有一张热图在网络里疯传,文字是这样写的——你认真工作、努力赚钱、旅行玩乐、谈情说爱,觉得自己生活得充实美好。可是在家人和亲戚眼里,你却只是个还不结婚的神经病。我把这张图发给朋友的时候,认真地对他说“说的太对了,我家人现在就觉得我不可理喻,完全不为别人考虑,只是为了自己活得舒心,怎么高兴怎么来。”他问我,那你有和家人认真沟通过这个问题吗?我生气地说:“我和他们基本没话说,三句话不对就会吵起来,实在是有代沟,没办法沟通。”其实每次提到不想回家的理由,归根结底的原因是感觉和家人有了深深的鸿沟,我们感兴趣的话题他们不了解,他们说的事情我们没兴趣,一言不合就吵架,甚至影响感情。
我也有过不想回家的情绪,都觉得家人落伍,跟不上自己的脚步,不明白自己的想法,觉得他们太过顽固,太过执拗,完全没有考虑到子女的感受。但是,认真想一下这个问题,这真的只是他们的错误吗?后来我知道,其实是我们忘记了和他们更多的沟通,我们有耐心对所有人解释很多事情,可面对家人时却太过烦躁,当他们多问一句时,就会用各种理由搪塞过去。
现在很多年轻人的现状是,在大城市生活辛苦,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存在感,没办法被这座城市接纳,而家乡也不再适合自己生存发展,没有自己的用武之地。面对家人殷切期待的目光,再想想如今自己的不得志和迷茫,高不成低不就,只能硬着头皮咬住牙继续在大城市里拼搏。与其说自己不想回家,不如说自己不敢回家。
家乡的一切已经与我无关,回去有一种陌生感。我出生在这座城市,但很早离开,它的一切已经和自己渐行渐远,已经习惯了方便的生活,回到家乡订个外卖都难,街道九点就变得空荡荡,没有夜生活和更多娱乐,非常不习惯。
看到爸妈就免不了心酸,于是选择避而不见。每次回家都明显感觉到父母在逐渐老去,虽然给他们现金和礼物,但也弥补不了他们的衰老,看着他们和自己没有共同的话题,心里就会莫名地难过,而且无能为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