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举整个家族之力开了一个农庄,装修这一块不大,但是整理周围的环境、开创种养植区、探索区、玩乐区的投入非常大。对文创这块只停留在艺术绘制这一块,已经疲惫不堪了,所需的方方面面太多了,专业人手不够!最后农庄在效区,在野地烧烤这一块做的不错,吸引了很多的大学生和小孩子,赚了一点钱!但是对维持农庄的持续开展以及后来的发展都不够。而且,我发现和我最初做农庄的理念越来越远,现今像是经营一个餐饮特点项目,对环境破坏也日益严重,所以关闭了这个美其名日的农庄。对农庄的后续发展没有一个长远的目标设定,对农庄生存概念的模糊是我对此次投资失败的总结。
在全国各地跑,很多人都说自己的农庄多漂亮,我说:“是的。”看到很多人在那拍照留影,但是晚上却不在那住?不知什么原因。于是,有位庄主邀请我前去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我就和这位庄主说:“我也不住了,我宁愿花钱去外面住,也不愿住这了,关键是不舒服。”原因就在于,这位庄主认为这就是乡村,很随意,老百姓就是这样住的,就是这样的环境。这样的环境和城里有反差,城里人来了很高兴,拍照留影。但是事实上,消费者已经习惯了舒适卫生的生活,已经忍受不了简单粗俗的东西,所以我在讲,民俗什么都是第二位的,第一位的一定是舒适!
我们现在的农庄往往就只有好食材,特别是很多做有机农业的。我是有机农业,我的食材就是好,我用水一涮就能吃。实际上,没有调味,没有做好的话很难吃。好食材固然重要,但是一定要想办法做出好味道。但是也不能为了好味道牺牲好食材。所以我讲我们既要好食材又要好味道!
生态农庄是目前国家倡导的绿色农业、三产融合的一个典型代表,如果您决定要开了,建议您做好规划,一步一步来做,不要一口吃个大胖子,做的太全太多反而不好,有自己的主题特色,一步步完善会让你的创业之路没那么累。
什么特质都可以复制,唯一庄主的气质不可以复制。那么庄主是有灵魂、有温度的、有文化积淀的,所以我们每一个庄主一定要参与到农庄的建设、经营中去。只有这样,才能把农庄做的有情怀、文化、温度,才能够吸引人。
大家来玩,不能把农庄当成是自己的,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不行。你如果做情怀的,我们不谈。如果你想你农庄盈利的,靠自己循环的,必须把他作为公共的平台,大家一起来玩。比如我这个农庄我就邀请很多人来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