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雯被赶出大观园,最终在贫病交加中去世。她本身是清白的、她对宝玉的感情也是纯洁的,几百年来倍受读者的怜悯。但你如果光从晴雯被赶出大观园,整个事件的起因来看,你不得不感叹,有时候命运偏就如此巧。也不能说晴雯“自作孽”,但是这件事情还真就由她而起。
当然,晴雯被赶出大观园的根本原因是遭到王夫人的忌恨。晴雯是贾府内部各种势力(邢夫人、王夫人、王熙凤等)斗争的牺牲品。这一点,请各位读者在看文章之前,要达成一致的。
晴雯
现在,抄检大观园一般认为是从“傻大姐拾到绣春囊”开始的,但你如果再往前面探究,你就能发现晴雯的影子。
第七十三回“痴丫头误拾绣春囊懦小姐不问累金凤”开头说的是赵姨娘:
话说那赵姨娘和贾政说话,忽听外面一声响,不知何物。忙问时,原来是外间窗屉不曾扣好,塌了屈戍了吊下来。赵姨娘骂了丫头几句,自己带领丫鬟上好,方进来打发贾政安歇。不在话下。
(说明贾政喜欢和赵姨娘睡觉,书里老写他在赵姨娘这留宿)
晴雯撕扇
事端从此开始。本来贾政已经睡下,那就没有后边一连串的麻烦了。但偏偏如今醒了,就顺嘴问了问宝玉学习的事情。于是,赵姨娘便差遣了个丫鬟,名叫小鹊的,去告诉宝玉“明天爷要问你话”(就是说要考查宝玉,八股文作的怎么样了)那个丫鬟说完也不多留,回身就走了。
这下宝玉炸毛了呀,而且那小鹊走的快,他还不知道自家老爹到底考问些啥,于是就出现了下面的情节:
这里宝玉听了,便如孙大圣听见了紧箍咒一般,登时四肢五内一齐皆不自在起来。
霁月难逢
想来想去,别无他法,且理熟了书预备明儿盘考。便有他事,也可搪塞一半。想罢,忙披衣起来要读书。心中又自后悔,这些日子只说不提了,偏又丢生,早知该天天好歹温习些的。……因近来作诗,常把《诗经》读些,虽不甚精阐,还可塞责。更有时文八股一道,因平素深恶此道……如今若温习这个,又恐明日盘诘那个,若温习那个,又恐盘驳这个。况一夜之功,亦不能全然温习,因此越添了焦燥。(那你说,作为丫鬟看到主子这样,肯定要想办法啊!)
自己读书不致紧要,却带累着一房丫鬟们皆不能睡。袭人麝月晴雯等几个大的是不用说,在旁剪烛斟茶,那些小的,都困眼朦胧,前仰后合起来。(事情开始转到晴雯身上了)
晴雯因骂道:“什么蹄子们,一个个黑日白夜挺尸挺不够,偶然一次睡迟了些,就装出这腔调来了。再这样,我拿针戳给你们两下子!”(你道晴雯的泼辣是假的?)
彩云易散
话犹未了,只听金星玻璃从后房门跑进来,口内喊说:“不好了,一个人从墙上跳下来了!”众人听说,忙问在那里,即喝起人来,各处寻找。(你往下看,就知道这里写的妙处了)
晴雯(也是个聪明的主)因见宝玉读书苦恼,劳费一夜神思,明日也未必妥当,心下正要替宝玉想出一个主意来脱此难,正好忽然逢此一惊,即便生计,向宝玉道:“趁这个机会快装病,只说唬着了。”(来了,这馊主意!)
此话正中宝玉心怀,因而遂传起上夜人等来,打着灯笼,各处搜寻,并无踪迹,都说:“小姑娘们想是睡花了眼出去,风摇的树枝儿,错认作人了。”
晴雯便道:“别放诌屁!你们查的不严,怕得不是,还拿这话来支吾。才刚并不是一个人见的,宝玉和我们出去有事,大家亲见的。如今宝玉唬的颜色都变了,满身发热,我如今还要上房里取安魂丸药去。太太问起来,是要回明白的,难道依你说就罢了不成。”(Wow!你看到了吧,你是不是明白啦,抄检大观园还真就源自于晴雯的这个鬼主意!)
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众人听了,吓得不敢则声,只得又各处去找。晴雯和玻璃二人果出去要药,故意闹的众人皆知宝玉吓着了。王夫人听了,忙命人来看视给药,又吩咐各上夜人仔细搜查,又一面叫查二门外邻园墙上夜的小厮们。于是园内灯笼火把,直闹了一夜。至五更天,就传管家男女,命仔细查一查,拷问内外上夜男女等人。
于是就惊动了贾母,这贾母震怒,那大伙就都不敢随随便便把这事瞒过去。
林之孝家的等见贾母动怒,谁敢徇私,忙至园内传齐人,一一盘查。虽不免大家赖一回,终不免水落石出。查得大头家三人,小头家八人,聚赌者通共二十多人,都带来见贾母,跪在院内磕响头求饶。于是贾母狠狠责罚了他们。
病补雀金裘
一时贾母歇晌,大家散出,都知贾母今日生气,皆不敢各散回家,只得在此暂候。尤氏便往凤姐处来闲话了一回,因他也不自在,只得往园内寻众姑嫂闲谈。邢夫人在王夫人处坐了一回,也就往园内散散心来。(看到了吧,看到了吧,这一圈回来,终于轮到邢夫人上场了)
刚至园门前,只见贾母房内的小丫头子名唤傻大姐的笑嘻嘻走来,手内拿着个花红柳绿的东西,低头一壁瞧着,一壁只管走,不防迎头撞见邢夫人,抬头看见,方才站住。(首先绣春囊怎么会丢?就是因为贾府突然戒严。绣春囊给谁捡到都行,偏偏邢夫人不行。那邢夫人没事为什么来荣国府?就是因为知道贾母动了怒气,不敢立刻回去)
抄检大观园
于是傻大姐手里攥着的“两个妖精打架”的绣春囊才被邢夫人发现,然后才有了后面抄检大观园的那一一幕丑恶的行径。
你说说,有时候命运就是如此让人感叹,晴雯是抄检大观园最大的受害者之一,但同时也是整个事件最最早的撬动者,这或许是她至死也无法相信的吧!
晴雯被赶出大观园是因为发生了一件重大的事情,就是抄检大观园,检查的结果对晴雯非常不利,加上王夫人本来就不喜欢晴雯,所以就借故将晴雯赶出了大观园。
但是抄检大观园的起因却和晴雯有关。
事情是从贾政和赵姨娘被惊醒开始,睡不着的贾政心血来潮和赵姨娘说明天考一下宝玉的学问。赵姨娘赶紧打发小丫鬟去给宝玉报信,宝玉是个平时不爱学习的主儿,听到贾政要考他一下就慌了,连夜爬起来看书。
宝玉一起来,他房里的丫鬟们也睡不了了,大家都起来陪着宝玉。
之后突然有消息说有人跳墙了,本来是个假消息但是晴雯给宝玉出主意让宝玉装作被吓到了,就可以逃过明天的检查了。宝玉觉得可以,然后开始演戏。
宝玉是王夫人和老夫人的心头肉啊,他这一装,吓到老夫人大发雷霆,要严查事实。得,老夫人生气了大家就都别睡了。
于是所有的人都醒着,巧的是傻姐捡到了绣春囊,于是邢夫人、王夫人和凤姐都看到了。然后才有了抄检大观园这么一出。
所以如果晴雯不给宝玉出主意,宝玉老老实实看书,最多过不了被贾政打一顿,也就不会出后面的事情,晴雯也就不会被赶出去了。
晴雯那时候为了宝玉可以不去上学,因为宝玉那时候为了功课的事情非常的忧愁嘛,于是乎她就出了一个主意,大喊宝玉被吓到了。别人看见了懂了她的意思,跟着喊,甚至于震动了贾母等。以为是类似“鬼魂”这样子的,宝玉胆子小,于是就说可能有贼了,怕吓着别人。
这样子就让王夫人内心有了小九九,她看很多人不顺眼,决定捉住这个机遇,因为这事情还闹都蛮大的嘛。她就开始了那个轰轰烈烈的抄检大观园,早就看晴雯不爽的王夫人势必要赶走她。就在她房间里面搜出了一点东西,都是宝玉等送的,不小心错放没记录,说她偷东西,不管不顾宝玉的伤心,把晴雯赶出了大观园。
晴雯那时候病重,身体受不住,心里有有气,加上亲戚对她特别的糟糕没给治病,环境差了很多。于是渐渐的病入膏肓回天无力,最终香消玉殒丢了性命。
晴雯与袭人是作者敷设的并蒂花。晴雯的姓名析字有:天口日青雨文(数理为6阴)的谐音之隐。袭人的姓名析字有:草化龙衣人(数理为5阳)的谐音之隐。同是贾母下派服侍宝玉之人,水性的袭人为花点子哈巴狗,分值日班;而火性的晴雯则为金丝猫,分值夜班。袭人以忍隐而厚重,晴雯则弃忍隐而轻浮。至关重要处,是晴雯钻进宝玉的被窝,了然了宝玉的难言之隐。如此轻狂的出格举动,这般公开涉密的多知,终致自讨没趣的晴雯孤单往生不归路。蔽日遮天的乌云浊雾也无奈在宝玉香烟的伴随下消散殆尽!
如果你们这么解读的话,说实话你们都不配看红楼梦。要是都只能看到表面的东西,拿里面的角色跟现实生活的人来比,那还真是晴雯自己活该。可是人家曹雪芹表达的肯定不是现实的人理解的,要不然大家都能看懂为什么还有专门的红学家协会!
晴雯就是执念太重,太爱贾府了,被贾府赶出去的时候才觉得特别难过,以至于伤心死。要是她跟袭人一样不爱贾府只爱自己,走到哪里都无所谓,嫁给谁也无所谓,只要自己过得好就行,那她就不会伤心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