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奥秘致力为广大影视爱好者提供电视剧电影未完剧情揭秘
你好,请登录

现在的科学会是未来的迷信吗?优质

373次浏览| 2022-07-29 21:12:34 更新
来源:互联网
6个回答
满意答案

我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前面几段可略过)首先界定一下什么是迷信,我理解的迷信就是不正确的世界观,常见的比如相信世界以及万事万物都是被神灵创造或者控制的(这里的“神灵”可以换成任意名称,比如外星人或者某种神秘力量)。在我们的认识里面,科学和迷信是对立的,因为迷信是建立在对世界不可验证的假设上,对世界的描述往往是通过故事的形式,也不要求内在的逻辑合理性,而科学是可以通过实验和观测证实的,而且科学的所有领域都是环环相扣,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体系。迷信这个概念的出现,和科学是紧密相关的,甚至说没有科学就没有迷信,因为只有在科学出现之后,我们对世界提供了一套更准确的,更符合事实的描述,原来的那套描述因此就被证明是错误的,因此也就成为了迷信。从这个意义上,人类在古代对于世界的想象都是错误的,也都属于迷信。同样,在现今世界,仍然有一些人提出一些无法验证的假设,并且让很多人深信不疑,这样的假设在很多领域都存在,比如在心理学领域,或者在商业广告领域,或者在哲学甚至生物学领域也存在,比如《生物中心主义》就是类似这样一种假设,作者本身就是生物学家,他提出的一种生命中心的世界观猜想。

其实详细说来,有时候迷信和科学之间的界限并不是十分明显,就像前面 @AI Eulert提到的,比如爱因斯坦刚提出相对论的时候几乎没有人是相信的,甚至在现在,其实真正理解并且相信相对论的人也不是非常多。要区分是迷信还是科学,要看它是否经得起现有理论的检验,并且能够有方法进行验证。不好意思,前面说了这么多为了理清问题,还没有提到心理学。为了让问题变得简单容易回答,这里先假设迷信就是那种比较容易辨认的,从一般科学常识来看比较荒谬的。其实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一个人要形成信念的过程,受到影响的相关因素很多,这里面包括根植于基因中的我们自身的一些偏见倾向,比如归因错误,信念固着,过于相信直觉,过度自信,错觉思维,从众心理, 情绪的影响等。同时,我们还受到社会以及环境的影响,包括我们身处的文化,自身的性别等。另外,还有群体心理的影响,比如从众,群体极化,群体思维等。另外,还有接受信息的来源,以及信息的传播途径等,比如我们对媒介的了解程度。其中前面说的各种因素都有很多的研究理论支持,这里就不细说了,我想区分的是那些根植于我们本性(基因)中的倾向,还有那些能够通过后天科技进步和社会进步能够改善的部分。

关于社会影响和群体影响这部分,是可以通过社会进步改善的,比如女权主义兴起就是科技进步和社会进步的结果,因此破除了我们对于女性的各种迷信,关于此,波伏娃的《第二性》有很多论述,这里不展开了。关于媒介和传播途径的进步和改善,我只举一个例子,经常上知乎和果壳的同学相比只看电视的人一定更不容易被骗:)另外,关于我们对这个世界的完整观念,科学的进步让我们在认知层面逐渐摆脱了迷信,观念之间是相互竞争的,而我们人类的思维本身就对理性有青睐,所以能够从理性上逻辑上能够自洽的理论更有说服力,更容易让我们相信,从这个角度来说,只要一个人愿意了解科学,愿意思考,他就不容易被虚假的观念欺骗。但是同时我们也能看到,很多人是不喜欢了解科学新知的,他们的趣味十分狭窄,或者很无知,或者只局限在自己很小的专业领域,只在很单一的领域投入精力,虽然能取得一定成就,但是并不能够比较完整全面的理解这个世界。这样一般不会有问题,一个人未必一定要有特别完整的世界观才行,但是问题在于,我们的基因决定了,我们有探寻和了解这个世界的愿望,我们有对未知的恐惧,也有对未知的好奇心。也就是说,只要我们对这个世界存在缺少了解,遇到事件无法解释,就会滋生恐惧感,就像有些同学说仰望星空就会感到害怕,那是因为对宇宙缺乏了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一种对于世界,或者对于特定事件的解释,如果这时候缺乏知识,缺乏科学的素养,就很容易去相信一些虚假的观念。而很多迷信之所以能够流行,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很多人在遭遇恐惧的时候需要一种解释,而这种时候,因为无法理解科学的解释,就相信了迷信的解释,因为迷信的解释总是足够简单,而且非常明确,能给人安全感。关于情绪对人的思维和行为造成的影响,有很多的研究支持,比如在丹尼尔•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中,他把情绪这部分大脑机制称为直觉系统,在我们遭遇危险,比如突发变故的时候,我们的直觉系统就会取代我们的理性系统,于是我们更容易相信那些不合事实和逻辑的theory,做出那些不理性的行为,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容易受到基因赋予我们的各种认知偏差的影响。现今世界上很多悲剧,往往都是因为错误的信念导致的,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改善我们的社会机制,改善信息传播的媒介,然后不断的扩宽科学的疆域。

但是只要我们的基因无法改变,迷信可能是永远无法全部消除的。最后再回答第二个问题:科学家会有迷信的想法吗?从前面我们可以看到,科学和迷信基本是对立的,但是科学家往往也只在特定领域有所成就,比如研究生物学的对于物理学的了解可能和一般大众也差不多,如果他在物理学领域相信一些奇怪的理论也是可能的,不过一般能够称得上科学家的人综合素质应该不会很差,所以科学家应该不会相信那些特别离谱的理论。另外,科学家也是人,也会受到前面所说的那些主观偏见的影响,受到情绪的控制,也会受到媒介的误导,所以科学家也有可能陷入迷信。

说到生物学家可能很多人都只能想起达尔文,但其实这哥们也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生物学家之一,但是人们记住他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一个教训,即为什么不该把决定自己事业的理论副本送给一个竞争对手。1858年,华莱士把自己的自然选择理论的副本送给了达尔文,而达尔文在这之前还一点没有发表自己的理论,直到华莱士向达尔文解释之后,他才理解诸如分裂演进之类的关键概念。(这就跟有一个哥们偷偷告诉你说未来一周股市一定大涨,而你把全部身家甚至还贷款投入股市,最后成为世界富翁top100一样,为啥我身边就没有这样一哥们)这位可能在进化论上打败达尔文的家伙,对巫师降神会极其感兴趣。事实上,他相信在降神会上,他可以和另一世界的鬼魂进行交流, 他大多数超自然的实验都涉及盯着灵的外质看,不是细胞膜的外质,他感兴趣的是一种幽灵物质,就是《天际》和《捉鬼敢死队》中角色所说的能连接物质界和幽灵界的灵质(虽然大家都知道那不是真的)。华莱士声称与幽灵界的交流,启发了他大部分的成就。

虽然科学方法也很重要,但是华莱士很少谈及,可能是因为与让桌子漂浮起来相比,科学方法太逊了吧。联合国曾经用世界著名的盖洛普民意测验方法进行了一项调查,即调查最近300年间的300位最著名的科学家是否相信神。其中除38位因无法查明其信仰而不计以外,其余262位科学家中,信神者有242人,占92.4%;不信神者仅有20人,占总数的7.6%。 除了这些人类历史上伟大的科学家相信造物主的存在外,当今世界各国科学家信神者亦非罕见。在这些科学家看来,科学与宗教并非是排斥关系。

他们可以一方面探讨世界的奥秘,一方面赞叹神的伟大。

250 0

看到这个题目不禁想到我曾经跟一个学习马克思主义专业的同学聊天,他说“科学的尽头就是哲学,而哲学的尽头是神学”。作为一个无神论者,我觉得这哥们纯属一神棍,说这话就是为了装逼。当然我也知道,绝大部分科学家都有着自己的宗教信仰,爱因斯坦就曾说过、:“你很难在造诣较深的科学家中,找到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人”。事实上,不仅仅是宗教信仰,很多科学家都还有各式各样的迷信。所有人都知道艾萨克•牛顿爵士是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而他的伟大之处我这里便不再一一赘述。但事实是牛顿感兴趣的主要领域、以及占据他大量时间的学术追求却是狗屁不通的疯狂事物。在晚年时牛顿曾疯狂信仰宗教,据估计,牛顿研究《圣经》的时间比科学要多,他花了不少时间,试图弄清楚所罗门寺庙的精确尺寸,他谦虚的声称,如果弄清楚这一点,他就能预测出天启的准确日期。而且并不是所有牛顿的科学信念都能像重力那样,经受住时间的考验。例如,他花了大把大把的时间研究炼金术。事实上,他是如此着迷于炼金术,以致现在有人认为炼金术才是他的主业,而真实科学不过是他的消遣。他选择追求那些一直以来、都被那些现在还相信炼金术是可能的人所忽视的理论。他作为炼金士的时间,主要贡献给了创造哲人之石,他相信用它可以点石成金,赋予人类不朽。据说由于在自己身上进行炼金实验,牛顿死时,体内含有过多的铅和汞。(我去这才是真正的科学家啊,就像我们的神农氏一样,以身试法,就是死也要这么做)

现在的科学被未来的科学否定的那部分,会在以往的科普教育中形成大面积的知识固化,一大批人的知识停留在被否定的相对的知识观念中难以自拔。这就会形成一种迷信。因为他的知识库没有升级,并停留在过往知识的观念中,这就是现在科学有可能是未来部分人的迷信现象的推导。

这个问题问的太模糊,应该是现代的科学知识会是未来人们的迷信吗?我决觉得这样问才够准确。因为科学概念太大最好加上知识来稍微明确一下。未来的迷信应给个迷信的主体。

科技前沿的东西,是不会写进教科书的。特别是科技前沿未得到完全确认的新知识,离进到教科书会有一个时间的延迟,这个延迟大多是原因是政治选择以及经济成本权衡利弊的时间差造成的。尽管前沿科技有新发现,也只局限于相关科研人员对其有足够客观的认识,当然还包括相对科技领域的爱好者。

但对于大部分为接触未来科技知识的人们来说,这就存在对旧知识迷信的阶段,知识的固化几乎就是思维的固化,这与迷信有相似之处,甚至完全是一种迷信状态。

一切的学术理论都产生於一定的时空。时空是它存在的环境,也局限其理论的效应范围。当时空发生变化,环境也相应引起改变,因此原来时空产生的理论效应必然不能适应变化后的环境。如井蛙不可海语,夏虫不能冰语的现象。特别是有些科学理论,都是产生於一定时代环境产生较大影响的科目之内,所以换一个时代环境,它的理论势必与新环境科目发生冲突现象,从而造成一些理论在新环境下不适用的情况。所以我们如果还是固执的坚持原有的理论,那么这就形成了一种新的迷信而故步自封得不到发展!

我说的这种现象大家可以在牛顿理论,爱因斯坦理论和现代的量子科技理论发展的过程中得到启发和顿悟。

真有神,为什么99.99%的人怕死!有神为什么你还要活着?!有神死了去修神啊!做个鬼都比做人强👍!在你提出这个问题前!《高科技与定理》已经把《有神论》碾压。你还在争扎什么??!把电脑砸了、把手机扔了,再:如果你是男的今晚会让所有的女性做个好梦!或者以女性出场在今晚熟睡中男性的梦境里发条短信!呵呵,你已经认输了!缓解压力欺骗自己这是对的,但是误到别人做事的贡献、同时还误到自己做事,你真的错了!

收到373个赞
最新文章
现在的科学会是未来的迷信吗?
现在的科学会是未来的迷信吗?
追剧小科普07-29
影视产业观察
影视产业观察
373
马耳他的习俗多吗?
马耳他的习俗多吗?
追剧小科普07-29
琰琰爱娱乐
琰琰爱娱乐
807
有哪些引人入胜的小说?
有哪些引人入胜的小说?
追剧小科普07-29
电竞一条鱼
电竞一条鱼
582
《天龙八部》中萧远山的恩师是谁?
《天龙八部》中萧远山的恩师是谁?
追剧小科普07-29
娱乐文摘
娱乐文摘
837
红楼梦香菱怎么死的?
红楼梦香菱怎么死的?
追剧小科普07-29
宝宝亮闪闪
宝宝亮闪闪
368
女生读生物科学师范或化学师范,哪个比较好呢?
女生读生物科学师范或化学师范,哪个比较好呢?
追剧小科普07-29
DNF游戏百味屋
DNF游戏百味屋
690
《道德经》所讲的“天地无亲,常与善人”该如何解释?
《道德经》所讲的“天地无亲,常与善人”该如何解释?
追剧小科普07-29
隔壁的人猿泰山
隔壁的人猿泰山
584
怎么看懂洛书河图?
怎么看懂洛书河图?
追剧小科普07-29
黑八行者
黑八行者
829
你觉得燕双鹰是怎样的一个人?
你觉得燕双鹰是怎样的一个人?
追剧小科普07-29
大表姐说
大表姐说
897
有哪些好听的中文歌?
有哪些好听的中文歌?
追剧小科普07-29
游戏虾
游戏虾
375

游戏虾

还没有个性签名哟
作者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若因此产生任何纠纷作者本人负责,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CopyRight©1999-2013 WWW.YI2.NET All Right Reserved 湘ICP备160204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