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文明古国的说法不是很准确,首先如果算历史的久远程度,比较文字出现的时间和开始使用青铜器的时间的话,爱琴海的米诺斯文明跟中国文明出现的时间相近,而都比其他三个文明要晚。而且虽然米诺斯文明后来被迈锡尼文明征服,哈拉帕文明也在被从伊朗高原来的雅利安人征服后变为吠陀文明,但是这两个古文明都对后继文明产生了较大影响,而这之后印度和希腊的文明都表现了很强的延续性。不像现在的埃及和伊拉克基本上跟古埃及和古巴比伦没什么关系。所以说“毁灭”也不算很准确。只能说中国确实是主要文明古国里面文化延续性最强的。如果说在历史古国里面为什么中国文明的延续性最强,地理因素是主导吧。中国海河-黄河-淮河流域连成一片,其他的平原都较小,而西面南有喜马拉雅山,北有葱岭和沙漠,与外界相对隔绝,这使得:
1. 由于北方的大平原集聚了大量的人口和土地,一旦有割据势力得到这块土地,在战争资源上会获得远超其他地区的优势,使得内部统一非常容易,这使得发源于关中-河洛地区的华夏文明迅速扩张到整个东亚大陆地区,并在扩张的过程中与其他文明不断融合。最后形成了巨大的人口。远远超过古埃及,古巴比伦,也超过了局限在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庞大的人口使得中华文明即使被外族攻占,也很难被同化。
2.与欧亚大陆其他文明的隔绝使得中国很难被其他的同等先进的农耕文明所征服。古代在欧亚大陆其他地区形成的大帝国,如罗马,贵霜,阿拉伯等等都很难打到中国来,进而同化中国文明。在东亚大陆华夏以外的其他农耕文明如苗蛮文明,百越文明以及秦汉以后被同化的古蜀文明因为相对于华夏-东夷联盟来说资源太少而被整合,中南半岛、朝鲜半岛上的农耕文明同样无法对华夏农耕文明产生威胁。而游牧民族即使能够占领农耕文明,往往也是被农耕文明所同化。在中国历史上如此(元朝的蒙古族是个例外,但同样中国也没有被蒙古化),在世界历史上,攻占了西罗马帝国的日耳曼游牧民族也同样是被罗马的文化同化了。
所以总的来说,中华文明内部相对整合度高,而规模又大,但外部的威胁又较少,所以比较容易维持稳态。
文化传承问题。古巴比伦和古埃及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了,就不说了。印度是一个跟中国截然不同的文明,虽然考古证明古印度有辉煌灿烂的文化,但是他们自己之前从来不知道——中国不同,中国在现代考古学发展起来之前,就知道自己的文明传承是什么。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现在考古学也只是考到了商,还不甚明确。夏仅仅有一个影子……在印度,历史上的这些辉煌在考古发现前几乎就是不存在的。
这个就是中国文明的一大特点,重视传承。
另外,外族入侵对印度文明的侵害也比较严重。与中国不同,中国遭受的外族入侵都在发展期受到过中华文化影响,所以对中国的土地抱着贪欲,对中华文化却又敬仰,所以外族入侵后基本上是被同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印度,入侵者多是外来文明,所以诞生了种姓制度。种姓制度保证了统治者文化的独立性,这种制度也是灭绝印度上古文化传承的主要原因。
什么是文明,应该包括主体的人群,和这个人群之上的文化,包括语言,文字,知识……
文明的断绝,比如两河流域文明建立者的苏美尔人,被之后的闪米特人征服两河流域,苏美尔人消失在历史深处,闪米特人的一只,巴比伦人开始崛起,连文明的名字都改变了,两河流域文明的开创者,不但自己的文字消亡了(注意:是消失了,灭亡了,而不是中文汉字的不断演化),主体民族消失了,被闪米特人取代了,更悲剧的是古埃及,连金字塔的功绩都成了阿拉伯人(闪米特人的一只)的文化遗产。古埃及先是被波斯人征服,之后又不断遭到希腊人,罗马人的进攻,被强势的希腊文明,取而代之,公元六世纪之后又被阿拉伯人取代。其主体民族,文明,文字全被干掉了。这不是断绝么?
再说印度,印度是地球上屈指可数的几个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在古代印度,曾先后出现了几个文明。大约距今4千多年之前,以印度河流域为中心,方圆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兴起了一个高度发展的文明,大量用火砖盖起的房屋,规划严整的城市建设,先进的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2500多枚刻有文字图形和其他图形的印章……一切都在向后人昭示,这是一个代表着当时世界发展最高水平的文明。这就是被印度学专家称为印度文明“第一道曙光”的哈拉巴文化。之后神秘衰落,古印度在大约公元前1500年的雅利安人入侵中,基本消亡。跟现在印度的文明关系不大。所谓的印度教源于入侵的雅利安人的宗教。之后为了维护统治,这也形成了所谓的种姓文化,从族群繁衍来看,没有断绝,但文明早已改天换地了,相当于一棵树,伐其枝叶,上面嫁接的已经是其他树种了。长期处于非原发性民族的统治下。当然,从文明的生命力来看,确实有其独到之处,和中华文明有得一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