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八九年,摄影家彼得·亨利爱默生鉴于绘画主义创作的弱点,发表了一篇题为《自然主义的摄影》的论文,抨击绘画主义摄影是支离破碎的摄影,提倡摄影家回到自然中去寻找创作灵感。他认为,自然是艺术的开始和终结,只有最接近自然、酷似自然的艺术,才是最高的艺术。他说,没有一种艺术比摄影更精确、细致、忠实地反映自然,"从感情上和心理上来说,摄影作品的效果就在于感光材料所记录下来的,没有经过修饰的镜头景象。"该派另一位大师A·L·帕邱说得更明确:"美术应该交给美术家去做,就我们摄影来说,并没有什么可借重美术的,应该从事独立性的创作。" 由此可见,这种艺术主张,是对绘画主义的反动,它促使人们把摄影从学院派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对充分发挥摄影自身特点有着促进作用。这一流派的创作题材,大都是自然风光和社会生活。 由于自然主义摄影满足于描写现实的表面现实和细节的"绝对"真实,而忽视对现实本质的挖掘和对表面对象的提炼,一句话,不注意艺术创作的典型化和艺术形象的典型性,因而,它实质上是对现实主义的庸俗化。有时会导致对现实的歪曲。 这一派著名的摄影家有德威森(1856-1930)、威尔钦逊(1857-1921)、葛尔(?-1906)、搔耶(1856-?)、萨特克利夫(1859-1940)等。
这一派著名的摄影家有德威森(18561930)、威尔钦逊(18571921)、葛尔(?1906)、搔耶(1856?)、萨特克利夫(18591940)等
自然主义摄影1899年,摄影家彼得·亨利·爱默生鉴于绘画主义创作的弱点,发表了一篇题为《自然主义的摄影》的论文,抨击绘画主义摄影是支离破碎的摄影,提倡摄影家回到自然中去寻找创作灵感。摄影艺术流派之一。产生于19世纪 80年代。反对摄影上的虚假、矫饰的作风,主张重视现实,回归自然,并使摄 影艺术脱离绘画,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 题材大都是自然风光和社会生活。
自然主义摄影流派提出了“回归自然”的口号。自然主义的原则是把眼睛感受到的自然现象直接记录下来,要求主题的真实性而不是有意的安排或设计。认为任何过于复杂的人为加工只会损害照片的内在美。同时还提出了焦点摄影理论,认为人的视觉边界是不明确的--中间部分清晰,边缘部分模糊。使用相机达到人类视觉再现的效果而不使影像都达到最清晰的程度,仅仅清晰地发展景物的部分细节。自然主义流派对摄影流派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