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近十年的世界范围的民族主义,有人说是21世纪的潮流,有人说是市场经济的结果,总之汉服的确在一开始,就是民族主义的产物。但就说现在,看看穿汉服的人,还有多少民族主义的心态呢?当汉服运动从民族向传统文化转移之后,汉服的民族属性越来越淡。尽管是“汉民族服饰”,但各种民族诉求越来越淡泊。而如今,另一种现象兴起,称为汉服运动的衍生物——汉服潮流,“汉服爱好者”越来越多。要知道,在之前,汉服宣传者们皆以“汉服复兴者”自称,反对使用“汉服爱好者”的称呼。但是可以在很多回答中见到“汉服爱好者”的称呼——这不代表复兴者们是爱好者,而是现在很多人只是“汉服潮流的追随者”,不能称得上“复兴者”,故以“爱好者”来称呼这类人群。所以不用到未来,随着人群扩大,现在的汉服人群中,民族主义者的比例已经越来越少。看见许许多多穿汉服的人说出“我只是喜欢这些衣服”“我喜欢衣服和背后的文化”时,就知道民族主义难成主流了。民族主义没什么错,只是就今天中国的状况,想让官方大摇大摆地说出来,恐怕还有些难度。走文化这一条路线,相比而言更能受到欢迎。当然,目前没有什么领导组织,这意味着汉服发展是自由的、不受掌控的,也就是说哪种东西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哪种就更容易成为主流。民族主义和传统文化,看看也知道大家更热衷于谁了。更重要的是,汉服的民族主义,是服从于“中华民族主义”的,相比于汉服的力量,倒是后者,这个受到官方推崇的东西,更值得人们注意。
民族服饰只是一个民族的外在表现之一,如果说服饰可以代表民族主义,那这肯定是滑稽的,因此也就更不用谈主流二字。大部分人在接触汉服的最初,肯定不是想着“我要复兴汉族文化”,更多的想法是“汉服看起来很漂亮的样子”。倘若仅依靠服饰的流行就能大言不惭的扣上民族文化甚至民族主义的帽子,这是非常不严谨的。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好看的民族服饰很多,汉服也不例外。但不仅仅一套衣服就能代表一个民族的文化。如果仅仅是出于对汉服的喜爱与欣赏才希望汉服流行起来,那么就不要扯着复兴民族文化的幌子,假大空,反倒让人厌恶。但如果是希望复兴中国传统文化,那么需要了解的方面太多,绝不仅汉服这一方面。
汉服是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从而带来的思想解放、民族自信心重建兴起。这和西方国家某些时期因极端民族主义抬头、民族矛盾激化而兴起的民族主义很不相同,以汉服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复兴总体而言是一种和平、理性的纯文化现象,作为对本民族文化面貌的一种补充。汉服作为一种非常具有标志性的文化符号,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近十年来,民众对于汉服的接受度是在逐渐提升,服饰本身所具备的非常直观的视觉冲击以及浓郁的传统文化感受、符合部分人群审美等原因可以让它在很多领域得到推广。
民族主义的内涵是个体心目中民族的地位比较重。而当今,随着文化的交流和国家的复兴,以及普通话的普及,汉族不再是一个单一的人群称谓,中华民族这一词汇更能代表当今社会主流人群。汉服作为汉民族传统服饰自然有其独特的魅力,以汉服代表民族主义是错误的,因为汉服代表的是汉族人,汉族文化自古以来就是最具有包容性的,民族主义确实恰好相反,所以说汉服不代表汉民族主义,未来大众审美,以汉服的魅力自然可能成为主流,毕竟汉服是真的美。
婚礼,祭祀够庄重的了。汉服裁缝店要改良的是日常服装。短打加个性刺绣会好多了。人们都喜爱美好的事物。做得好,与时俱进才会成为主流。
一时难,现在最多处在萌芽阶段。因为很多人对此有很多疑问,比如说,我们的汉服具体应该是怎样的。这些都没有定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