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欧洲经济史》六,七,八卷;艾瑞克·霍布斯鲍姆《工业与帝国:英国的现代化历程》;Paul Langford《日不落帝国兴衰史:18世纪英国》+《19世纪英国》;起源:罗伯特.艾伦《近代英国工业革命揭秘:放眼全球的深度透视》;罗杰·奥斯本《钢铁、蒸汽与资本》;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约翰·德斯蒙德·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科学革命与工业革命》;人文: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罗伊斯顿·派克《被遗忘的苦难:英国工业革命的人文纪实》舒小昀《分化与整合:1688-1783年间英国社会结构分析》彼得·索尔谢姆《发明污染:工业革命以来的煤、烟与文化》以上这些我许多也停留在想看但还没看的状态,不过应该都还不错。钱程旦《第一个工业化社会》《1689-1815年的英国》E·P·汤普森《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小艾尔雷德·D·钱德勒《企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工业资本主义的原动力》罗伯特·海尔布罗纳 / 威廉·米尔博格《经济社会的起源》最早李靖想把长安建在海边上莱州一带,理由是海边上风大,有取之不尽的能源。假如这个方案被批准了,长安城就会是一片重重叠叠的石头高塔,塔顶上是无数的风车。使在里面的人靠风力来提水,磨粉,就连出门也要坐在带帆的小车里,在石头铺砌的道路上前进。李卫公还设计了风力灯,那是一对风力带动的火石轮,靠磨擦打出火星来照明。有风的时候大家出来工作、没风时躺倒了睡觉。这一点和我们这里是一样的:来电时工作,没电时睡觉。除了能源方面的考虑之外,李卫公还特别喜欢海,想要夏天和红拂一道到海里去游泳,把身上晒得黑油油。
英国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60年代,以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为始,以瓦特蒸汽机的改良和广泛使用为枢纽,以19世纪30、40年代机器制造业机械化的实现为基本完成的标志。17世纪时,英国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英国的殖民扩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资本,圈地运动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生产所必需的劳动力,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本主义殖民国家,国内外市场的扩大对工场手工业提出了技术改革的要求,因此以技术革新为目标的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发生。
自18世纪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这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这场革命是以工作机的诞生开始的,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的。这一次技术革命和与之相关的社会关系的变革,被称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或者产业革命。从生产技术方面来说,工业革命使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 从此传统的手工艺逐渐被机器替代,人类的一直以来的手耕生活开始得已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