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在天龙的背景下,并不夸张首先,有样板。在小说背景下,慕容家先祖在南北朝的乱世时期建立过好几个政权。虽然影响力并不算大,但真真切切建立了政权。这就为后世给了样板,有人会问这样板有用吗?答案问太祖去其次,前面说了有样板,但也得本人给力,才能照着这个样板来啊,慕容家是精英教育,所以,皇室血脉也越来越少,但对子孙的教育极其看重,而慕容博、慕容复也确实人中龙凤,家族更有斗转星移绝技,甚至通过联姻,取得武学宝库,琅环府第,所以,至少,在慕容博、慕容复自己看来,他们本身能力方面比起诸立国先祖,虽不及亦不远矣。然后,准备。慕容家世代都在会这个大计做准备,甚至通过结交显贵,在官场已经不断渗透(效果如何,就不得而知了),通过广交江湖好汉,不断汇聚各路英豪(PS:有人质疑靠结交江湖好汉能成什么大事?还是那句话,答案问太祖去,哦,是明朝那个太祖,哦,是倚天中的那个太祖)。其实,汇聚英豪这一出戏,宋江、方腊等人也都试过,效果还是有一点的,而慕容博也是颇有成就,就是操之过急,要是再给他几十年,建立一个宗教,也不知道成不成。最后,说道背景。其实慕容博、慕容复也不蠢,都知道先祖是在乱世立国,自己当然也必须在乱世中才能有机会。但大宋时代,可以说是乱世也可以说是太平世,说太平世,却周边各族屡屡犯境,如履薄冰;说乱世,却在大宋境内,一派盛世。所以,对于慕容这对心机父子而言,乱世对他们而言是有可能成就的。所以他们处心积虑挑起宋辽之争,一旦战事再起,吐蕃、西夏定会趁虚而入,而他们之前已经收买的官场显贵自然会在乱世中彻底倒向他们,由此,可能真的会有机会了。所以,在天龙这个背景下,慕容这对心机父子,的想法并不夸张。当然,很多人可能觉得更为夸张的不是可能性,而是这都好几百年了,还真有人能做着这种复国梦?且不说反清复明口号直到清末还有人用,光说慕容家族为何到慕容父子一代人丁单薄?很明显,不会只是单纯的慕容家祖宗有隐疾或者遗传的少子,我们可以合理假设,在慕容父子的先祖中,因为复国一事,辗转数百年,无数次希望,无数次梦想破碎,或许已经有不少人背弃了这一先祖誓约,最后坚持下来的仅余慕容父子这一脉而已。所以,这对奇葩父子已经陷入了偏执状态,已经不是单纯的为了先祖梦想而复国,而是为了用那个荒诞的复国梦来证明自己的祖辈们的坚持并不那么荒诞可笑而已。所以,慕容博最后才会在扫地僧帮助下勘破这一执着后,还劝诫慕容复吧。或许,这才是金老设计慕容这一角色的初衷吧,也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为何慕容最后会疯吧。
我个人觉得选鲜卑慕容确实比其他要好些,因为慕容氏家族史极为坎坷,自带造反光环。在复国意志方面显得尤为坚定。
楼上说的沙陀族,李家实相对来说在乏味可陈,而柴家的柴荣可说是将帝位拱手相让(即使不乐意),无论传奇性或者是斗志都差慕容家不是一星半点,所以选他们不合理呐。
前燕—后燕、西燕—南燕,慕容垂的韬光养晦和慕容冲的忍辱负重慕容家的人都以不同方式在和命运作斗争,都体现出了这个鲜卑皇室的高傲与不安分。
可惜一次次努力却换来一次次失败,刘裕最终覆灭了慕容氏最后一个政权南燕,屠尽慕容家族3000余人。慕容家族企图光复前燕的辉煌最终付之东流
这不正符合《天龙八部》“求而不得”的主题思想吗?
就设定本身而言是比较夸张的,一个家族在沦落几百年之后还有复国的念头,在世界历史上都十分罕见,就算是汉家后人的刘裕,在建立国家之后也并不将自己视作是复汉,而是一个新的王朝宋。
不过,在小说里面,慕容家族本质上是一群自视极高的大龄中二,他们觉得现实容纳不了自己的才华和能力,所以有一些偏执的想法是很正常的。他们的复国运动,本身就是一种能力展示运动,享受的更多是过程而不是结果。
至于他们的做法,什么背地里搞阴谋搞挑拨之类的,说实话完全就是个笑话,基本上没有什么用,就算一切顺利也是为他人做嫁衣。因为慕容家族的人丁太单薄了,几代单传,稍不注意就有绝嗣的风险,这样的家族怎么干大事?
真正最有用的做法书里其实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就是靠生,生得越多越好,靠家族势力来掌握大量资源,就和大理段氏一样(书里面的大理段氏和史实里面被权臣架空成傀儡的大理段氏不同)。
慕容博只娶了一个妻子,并且生了一个儿子之后就假死,慕容复到了快30岁了还不娶妻(妾)生子,这简直难以想象,足以证明他们的复国理想绝不是认真的。
几百年时间,慕容家如果放开了生,造就一个巨大门阀,想必慕容复所面临的局面就要好得多。没错,慕容博打不过萧峰,慕容复还是打不过萧峰,但是如果慕容家族有50个左右的复级,再加上20个左右的博级,再来5个龙城级,不说横扫天下,学大理段氏割据一方应该是没问题的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