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结婚的人又开始多了起来。大家都知道在新郎迎娶新娘子时常常会有上茶的环节,比如下彩礼时要倒茶,迎新人时新娘要敬公婆茶水,可是为什么要这样做,不少人可能就不是很清楚了。
茶可能从宋朝开始就被人们视为“从一而终”的婚姻信物。据明代郎瑛所著的《七修类稿》记载,“种茶下子,不可移植,移植则不复生也,故女子受聘,谓之吃茶。又聘以茶为礼者,见其从一之义。”大致意思是,茶籽种下后就不能移植了,移植的茶树就不能生存,用茶叶作为聘礼,是希望女子能专一的意思。在清代曹雪芹所著的《红楼梦》里,第二十五回中王熙凤开林黛玉玩笑说:“你既吃了我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做媳妇儿?”可见,“吃了我家的茶”几乎等于现在的“我愿意嫁给你”。
那么,为什么宋朝人会把茶作为“从一而终”的婚姻信物呢?原因可能有二:其一,在古代,由于茶叶种植技术的限制,茶树通过移植很难存活,只能通过茶籽的播种才能存活。唐朝陆羽所著的《茶经》里提到,“(茶)凡艺而不实,植而罕茂”。
其二,宋朝时期,我国理学备受追捧,那些理学观点在极力挽回社会上不断下滑的道德水准,对人的道德礼仪提出种种规范。正是由于饮茶文化的流行才使得茶文化有可能被社会文化吸收为婚姻文化的一部分,从而演绎出对婚姻要求从一而终、相敬如宾的茶礼习俗。当然,这个要求基于我国上千年的封建文化的影响,更多的是侧重对女子的婚姻规范。
如今在婚姻过程中出现的茶礼文化,更多的是希望双方能和谐共处、相敬如宾。现在的婚礼中,饮茶习俗被大大简化了,一般是男方在迎娶女方当天,女方要依据辈分一一向男方的直系亲属敬茶,以表示对他们的尊敬,并借由敬茶的机会,改口尊称男方的父母为爸爸、妈妈,希望以后的家庭生活能以礼相待、和睦共处。
随意逛逛茶城你会发现,如今市场上销售的茶具类型五花八门、图案千姿百态。面对这些茶具,年轻的新人往往会选择造型时尚、有特色的产品,倾向于繁复的图案。然而,这样的选择方法却并不正确,茶具随意选择搭配不当,有可能让你在无意间丢了面子。
国家级高级茶艺师王添展示了几种适于婚礼敬茶使用的茶具,并介绍了其中的门道。“茶具的花色避免寿字、独龙、青松翠柏等图案,最好是素雅或喜庆的单色。”至于敬茶必备的材料——茶叶,选择时并无明确规定,可以根据饮茶者口味,也可以选择名字更喜庆的茶叶。“与平时喝茶不同,婚礼敬茶,还会加入一些‘必备’材料,如红枣、莲子。份量方面,正所谓好事成双,每样一对就够了。”王添介绍,红枣寓意鸿运当头、早生贵子,莲子寓意喜结连理。民俗讲究红枣不可以去核,因为核即种子,代表子孙;莲子不要切开,必须是完整的,因为切开两半有分开之一,更不要将它去皮。
婚礼敬茶姿势要准确
“在婚礼上向父母敬茶,又称作改口敬茶。”天津市茶业协会副会长张津生一边演示正确的婚礼敬茶方式,一边介绍其中的细节。“这是感谢父母养育之恩的最佳场合。一般由新郎先呈起第一杯茶,向岳父敬茶,
改口;再敬岳母,改口。然后新娘敬茶,如新郎一般依次而行。由于各地区民俗不同,敬茶顺序也会有所差异,但基本礼仪一定要准确。”
张津生介绍,新人敬茶要双手持茶杯的中下部,上半身成鞠躬状,要达到90度。双手向前将茶杯送到离父母胸前40公分处,以便父母双手接到茶杯。父母喝茶后,新人须双手接过茶杯。而在倒茶环节也要注意礼仪,倒茶时有“七茶八酒”之说,也就是斟茶时不能过满,以七分满为佳。不要单手敬茶,切忌勿将手指搭在杯口上,或浸入其中。
“婚礼中的茶礼仪,最早可以追溯到宋朝。在那时,茶被视为从一而终的婚姻信物。”天津市茶业协会秘书长谭兆荣介绍,在明代郎瑛所著的《七修类稿》中有如下记载:“种茶下子,不可移植,移植则不复生也,故女子受聘,谓之吃茶”。“意思是,茶籽种下后就不能移植了,否则茶树将不能生存,用茶叶作为聘礼,是希望女子能够专一。”谭兆荣告诉渤海早报记者,如今婚礼中出现的茶礼仪,更注重和谐生活、相敬如宾之意,减除了古代的繁文缛节。但是,一些核心礼仪、流程仍需要遵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