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种类似鱼和海豚的大型海栖爬行动物。它们生活在中生代的大多数时期,最早出现于约2.5亿年前,比恐龙稍微早一点(2.3亿年前),约9000万年前它们消失,比恐龙灭绝早约2500万年。有些鱼龙身体十分渺小,但还有些鱼龙身体很大。鱼龙的起源,当前尚缺少可靠的线索,已知最早的早三叠世晚期的化石,就已高度地特化。因此它们的祖先应出如今三叠纪以前。由形态构造推测,鱼龙可能起源于杯龙类。根据有限的存留在鱼龙化石的胃部的物质,可以分析出鱼龙都吃些什么。
古生物学家发现鱼龙化石体内常保存有一些特别的东西,如骨骼、石头等,后来经研究发现这些骨骼是头足类动物的骨骼(已经灭绝的头足类动物,大部分是箭石)。据此,部分古生物学家认为:头足类是鱼 龙的主要食物,除此之外,鱼龙还吃鱼和其他海洋动物。但是,也有学者提出:鱼龙的形态一直是朝向追求高速度方面演化,如其主要以头足类为食物,似乎与其演化方向不协调,大部分鱼龙应该是以其速度优势,以捕食鱼类为主的。在其捕食的鱼类中,可能有以捕食头足类为生的,当然,也不排除鱼龙偶尔会捕食一些头足类动物。
人们发如今距今2.3亿年前的远古海洋里,就开始有鱼龙了。在盛产茅台名酒的中国贵州省茅台地区,就发现了这种原始的鱼龙--混鱼龙。它头长、脖子短,身体像如今的海豚。它们的四肢已变成善于游泳的鳍脚。鱼龙是以海洋中的鱼类、蚌类或其他脊椎动物为食的。混鱼龙是整个鱼龙家族中最小的一类,体长不到1米,最长的也只有2米多。根据有限的存留在鱼龙化石的胃部的物质,可以分析出鱼龙都吃些什么。早在1853年,就已经发现鱼龙化石范围内有一些特别的东西,当时以为是鳞片。但是后来,经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其实这些是来自乌贼触手的小的钩状结构(已经灭绝的头足类动物,大部分是箭石)。
人们在鱼龙的腹中发现了大量箭石,它们是一种古生物化石,由已经灭绝的、与乌贼有血亲关系的头足纲动物内壳形成。在另一鱼龙化石中,人们找到了一些鱼和海龟的化石。在一只尚未成年的鱼龙嘴里,人们发现了200颗牙齿,它们呈圆锥形,每颗牙有4厘米长,如此密集和锋利的牙齿为鱼龙觅食提供了太多的便利。鱼形鱼龙主要是以乌贼类为食。即使是长达10米的侏罗纪泰曼鱼龙也不例外,虽然它们也时不时吃些大的脊椎动物。除了乌贼,鱼龙还吃鱼和其他海洋动物。简单地说,许多鱼形鱼龙是乌贼捕食者,就象如今的鲸鱼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