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混和的方法很多,目前常用的方法主要有:棉包混和:这是目前使用最广的一种混和方法。即在抓棉机上,把不同成分的原料按照“纵向分散,横行错开”的原则排列在棉包台上,抓棉机打手逐包抓取各种成分进行混和。由于这种方法在一开 始就进行混和,混和过程长,混和比较均匀,但混和比例不十分准确。这种方法比较简单,常用于单一品种原料的纺纱中,如纯棉或纯化纤的混和。棉条混和:这也是目前使用较多的一种方法。就是把不同成 分的原料分别经过开清棉和梳棉加工,分别制成棉条,然后在并条机上并合在一起进行混和。这种混和方法可以通过控制不同成分条子 的定量和并合根数来控制混和比例,所以,混和比例比较准确。但是 由于这种方法混和过程比较短,容易造成混和不匀,往往需要增加混和机器的道数。这种混和方法多用于混和成分性能差异大,不适宜同 时在开清棉和梳棉一起加工的原料的混和,如化纤和原棉的混和。
多仓混和:就是利用多仓混棉机进行混和。这是一种逐渐扩 大使用范围的混和方法。其机械化程度高,混和容量比较大,混和片段比较长,混和效果好。但在使用上尚需积累经验,使设备性能充分发挥出来。铺层混和:这种混和有机械和人工两种方法。机械铺层混和 就是利用自动混棉机“横铺直取,多层混和”的方法进行混和。与多仓混棉机比较,其混和容量比较小,混和效果不如多仓混棉机的混和 效果。人工铺层混和就是用人工把不同成分的原料分别水平铺成层, 形成多层棉堆,然后垂直取用,其混和原理与利用自动混棉机相同。这种方法过去多用,由于劳动量大,现在已经淘汰。翻滚(动)混和:这种混和方法就是利用机械作用使原料在棉 箱内不断翻动而实现混和,双棉箱给棉机中棉箱的混和就属于这种混和。其混和容量小,而且由于原料的不断翻动,反复摩擦,容易产生紧 棉束、小棉团或棉结等疵点。因此,在使用中应特别注意控制棉箱内 原料的存储量,避免剧烈翻动,以防止疵点的产生。称重混和:这种混和也有机械和人工两种方法。称重混和就是利用自动称量机(人工称重混和时利用人工)称取不同成分的原料,然后在混棉长帘上进行混和。这种混和方法混和比准确,混和过程 长,混和均匀。但需要增加专门的自动称重机。如果是人工称重混和,劳动量大。这种混和方法多用于中长化纤的混纺中。
原料混合的原则只有一个,即充分混合。在小规模或实验室,原料的混合一般采用人工多次过筛的方法;在工业生产时,大多采用球磨筒或混料器之类的干法混料方式。在原料混合时有两点须特别注意:熔剂原料与难熔原料混合时的加料次序:应先将难熔原料(如石英、锆英砂等)加少量水湿润,再加入熔剂性原料(如硼砂、铅丹、钾等)搅拌、混合、过筛,蕞后再加入其它原料充分混合均匀,以确保难熔物料表面充分被熔剂包裹,促使难熔物料表面在较低温度下形成共熔物,达到迅速完全熔化的目的。
在操作上要特别仔细。正确的做法是:先加入一种用量较多的原料,然后再加入用量很少的原料,蕞后再把另一种用量较多的原料加在上面,这样用量很少的原料就夹在两种用量较多的原料中间,可以防止用量很少的原料粘在混料筒筒壁上,造成混合不均;也可以数倍用量较多的某种易分散原料与用量较少的一种或多种原料预先混合,然后再与剩余原料充分混合配料,以蕞大限度地提高混合均匀性。
原料混合的原则只有一个,即充分混合均匀。在小规模或实验室,原料的混合一般采用人工多次过筛的方法;在工业生产时,大多采用球磨筒或混料器之类的干法混料方式。在原料混合时须特别注意:是加入量少于3~5(wt)%物料的加入方法或顺序。在干法混料过程中,如果配料时,每种原料一种一种地加进去,就会产生遇湿结块或局部相对集中,造成混合不均匀,而且比例越小,产生的误差就越大。为了使这部分用量很少的原料能够均匀分布在熔块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