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券是游览参观园林、风景名胜古迹、博物馆、纪念馆、名人故居、娱乐场所和体育场的入门凭证。20世纪80年代,随着国内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门券收藏活动中来。门券收藏已被评为“中国国内十大收藏品种”之列。至今全国已经举办过届门券收藏展览,一些省、市、地区及个人也举办过不同类型的门券收藏展览。全国许多省、市地区都相继建立了门券收藏组织,开办了众多的门券收藏刊物,门券收藏活动方兴未艾。收集门券能增长知识、开阔眼界、能陶冶情操、增强美的欣赏能力,具有史料性和纪念意义。
门券的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和思想性,决定了门券收藏活动是一种有意义的文化收藏活动,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收集门券主要是由“要、买、换、交流”等几种方式组成。出外旅游,寻寻觅觅,自游自集:或利用条件主动索取:或向出外旅游的亲戚朋友索要:或进行必要的投资,托人购买或邮购门券。为增加藏品,要以券会友觅知音,进行通讯交换,参加门券收藏活动,广泛交流:细心搜集,时时留心,处处在意。收集门券是有心人的事业,只要心中向往,勤奋努力,就必将成功。门券收藏,重在研究,研究门券知识,探索集券真谛,在门券收藏中求知,在券海中求趣,成为一个有成就的门券收藏者。
门券的产生,与公共场所的收费开放密切相关。没有收费场所自然不会有门券,但即使是出现了收费的公共场所,却不一定有门券。因此世界上最早使用的门券尚无法考证。据记载,17世纪前,欧洲的君主领主的丰富收藏,只允许少数著名的旅游者或外国学者一饱眼福,平民百姓是无缘问津的。约在1700年,维也纳的皇家艺术陈列馆方允许一般公众交费参观,但并未记载有无门券应用。以后皇家与贵族的宫殿、府邸、园林以及各类博物馆陈列陆续开放,门券大约也应在这一时期内出现。
旅游门券,是名胜古迹、名人故居、博物馆、纪念馆、游乐场、展览会的入场券,是参观的凭证。《门券》向我们所展示的不仅是名胜古迹的名片,还是自然风光的图片,也是特殊的艺术品,虽然说旅游门券只是方寸之地,却显示了知识性、艺术性、史料性、思想性,令人视野开阔,知识增加,陶冶情操,充实生活。和集邮相比,门券以其种类繁多、券幅较大、印刷精美、图案逼真等优点,得到广大集友的喜爱,所以门券的收藏是集知识、趣味、观赏和收藏为一体的一项高雅的收藏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