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鼎记》是一部反武侠的武侠小说,韦小宝不会什么武功,却能把那些武功高手玩弄于股掌之中。可见金庸认为中国文化里面武功是没有用的,学会怎么玩人才是真的功夫。从此之后,金庸不会再写武侠小说了,因为他要表达的在《鹿鼎记》里已经表达完了。
1、累了。。。这个我想应该是占主导地位的。。。一个人当他名利双收而又年纪大的时候。。。是喜欢安静的。。。可以说。。。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以前写小说是为了生存。。。之后写小说是为了兴趣。。。他达到了他的目标。。。而且金庸本人又不是那种爱好名利之人。。。所以就收山了。。。
2、见好就收。
3、他的作品已经是中国武侠小说之最,就是在文坛也占有不可磨灭的一度之地,可以说达到无人可及的顶峰,为什么还要写出东西再让别人评判自己啊?
金庸先生写得武侠小说天下闻名,无论是《射雕英雄传》之类的侠之大者,还是《鹿鼎记》之类的屌丝逆袭,每一个人物都这自己的个性。
就像金庸先生说的,他已经写遍了所有人物的个性,再写怕是要重复了。可见他对他笔下描述的人物,凝聚了多少的心血和情感。
再有就是金庸先生精益求精,他的每部作品都是良心之作,也是在他精力正旺的时候完成的。
对于作家,尤其是他这种大格局的作家,灵感可遇而不可求的东西,灵感来的时候,他挥笔写下其精华,匠心独运成为绝世佳作。
但是,当用尽所有灵感后,他突然心生失落,再也没有写作的灵感和动力,于是乎,他不再写作。
因为没有灵感的作品没有生命,与其堆积文字的垃圾,不如去回头品味自己的经典。
这种境界就如他小说中的大侠一般,高手的最高境界怕是到了忘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