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是没有我们现在的教师节的,我们现在所熟知的九月十日教师节实际上是从外国传进来的。作为非中国传统节日,教师节直到1985年才正式出现在我国人民的视野之中。
那么古代没有教师节,是不是就是说明古代的人不尊师重道呢,答案是完全相反的。古代人十分的尊重自己的老师,在那时的老师对于学生来说就如同第二个父母一般。其地位是十分崇高的。所谓天地君亲师,可见老师的地位。古语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这个词在古代是有着很特别的意义的。与现在这种职业化的老师是不相同的。
所以古代确实是没有明确的教师节,但着并不意味着我国古代就没有教师节,而是很多的节日都需要去礼敬教师,所以大大小小的节日中都含有一点现代教师节的意味在里面。只是没有专门的节日罢了。在诸多的节日中,最有名的莫过于三节两寿,即端午节、中秋节、年寿以及孔子的诞辰与自己的老师的生辰。在这些日子里面,作为学子是需要去到自己的老师那里礼敬的。
现在的教师是一个完善的行业,是受到了产业化的变更的。现在的师生和古代的师生的感情也是大不相同的。现在虽然有教师节,却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古代虽然没有教师节日,却在每个大大小小的节日中都体现出来对恩师的尊重。孰优孰劣,自有判断。只可惜,古代的那种师生情,我想是很难再出现了。
他们不过教师节,教师节是到了现代才出现的,在古代人家压根就不过这个。而且在古代确实尊师重教,但是那个时候人人都为了生计奔波,谁还能想到要给老师们一个教师节过啊,不光老师没这个意识,学生也没有啊。再说了,古代人尊重师长那是打心眼里尊重,一点假都不带掺的,所以人家也不需要这个表面上的礼,毕竟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感受到学生对老师的尊重。再说了古代也不兴这个。
可能在老师真的过生日的时候,学生们为老师准备礼物,表示对老师的祝贺,像这种统一的教师节是真没有,现代出现这个是必然趋势,但是在古代还没发展到这一步呢。咱们都是现代人,现代生活都能体会到,绝对比古代的生活好的不止一星半点,所以我们有了好的生活条件才会想这些。再者,现在的学生远远不如古代的学生那样尊师重教了,当然了,现在很多的老师也没有古代那么尽心尽责了,所以很有必有设这个节日,告诉学生:这是你老师,你要老师点,不能这么皮。告诉老师:尽心尽责点,你看你学生还给你过教师节呢,得好好教啊,不能教成傻子啊!
在特定的节令里,就比如影响最深远的教师节-孔子诞辰日与塾师生日,学生往往会向老师送银两或者是礼物,来表示对塾师的礼敬,就跟我们现在差不多,性质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