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颜柳赵就不用说了,是写书法的都喜欢。民国以前的文书在今天看来都是至宝,都比今天绝大多数的专业书法家强一百倍。倒不是厚古薄今,实乃是书法于古人言是生活必须,而于今人而只是一部分人的谋生方式。自二王以来历朝历代都不缺少书法大家,但绝没有一个是专门为了写书法而写书法的。书法成了文人士子的属性内的东西,即写好书法仅仅只是一个前提,要想再进阶则必须掌握书法以外的东西。
言归正传。历史上的书法家,我除了不喜欢写瘦金体的赵佶,没有不喜欢的书法家了。你若要问我最喜欢谁的,我可以告诉你:我最喜欢清末民初的沈曾植和当代大家于右任、沙孟海。
个人喜欢赵孟,此人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尤其以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在绘画上,他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赵孟亦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创“赵体”书,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
历史上书法家有很多,最喜欢的就是钟繇,他擅篆、隶、真、行、草多种书体,在书法方面颇有造诣,推动了楷书(小楷)的发展,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钟繇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王羲之等人都曾经潜心钻研其书法。与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并称为“钟王”。南朝庾肩吾将钟繇的书法列为“上品之上”,唐张怀瓘在《书断》中则评其书法为“神品”。
喜欢欧阳询,代表作楷书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行书有《仲尼梦奠帖》、《行书千字文》。对书法有其独到的见解,有书法论著《八诀》、《传授诀》、《用笔论》、《三十六法》。所写《化度寺邑禅师舍利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 》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
比较喜欢柳公权,柳公权的书法以楷书著称,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吸取了颜真卿、欧阳询之长,溶汇新意,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颜筋柳骨”的美誉。传世碑刻有《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冯宿碑》等,行草书有《伏审》、《十六日》、《辱向帖》等。
我喜欢颜真卿的书法,在书学史上以“颜体”缔造了一个独特的书学境界。颜鲁公书法既以卓越的灵性系之,境界自然瑰丽;既以其坚强的魂魄铸之,境界自然雄健;又以其丰富的人生育之,境界自然阔大。晚年犹求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境界。其“颜体”在书坛巍然屹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