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论语,他讲的其实是世俗的学问,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如何更好的是这个社会尽善尽美,它主要是讲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老子就不一样了,老子讲的天地宇宙,包含了世界的万事万物,所以其实孔子的思想体系是个老子之中的。 再说对后世的影响。他的整个哲学体系,无论是在政治,宗教,文化学术,还是哲学文学方面,都对中华民族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在各朝各代都有相应的思想理论的建立,让中国对于整个宇宙的探究更深一步。像是玄学,就像是无为而治的思想,都是在老子道德经的影响下而产生的。而一直流传到现在的太极八卦,阴阳五行其实都跟老子的学说有着密切的联系。虽然儒学的代表程朱理学,其实都脱离不了道德经的影响,它就是大量的思想老子的思想,又融入了当代的现实,才产生出来的。
孔子,是儒家的鼻祖,创立的儒家学说,也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孔子作为思想家、教育家很伟大。但孔子与老子相比,老子更伟大! 就比较《道德经》在全球的发行量,大过《圣经》的发行量,也足以看出全世界都在寻找老子的智慧。孔子儒起源于与老子道,孔子与老子相比,天的大小不同,老子是自然天,天人合一,是大天,讲自然与人的关系; 老子道: 道德,老人从易经“道”出说“道”讲“德”,道——从天地自然本生而成,德——人心认知自然万物而得,以后天心 “德”而循先天自然“道”。 孔子是社会天,讲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仁义礼智信。
老子天下第一。老子是诸子之首,先有老子,而后才有“诸子百家”;先有老子论道,而后才有“百家争鸣”,道生一,而后有万物,中国文化走向大繁荣时代。孔子,孔老二,充其量为“老二”矣。 “老子”,是诸子对李耳的尊称,称李耳为“老子”,乃“诸子之父”也。老子,父亲的自我称谓也。诸子尊称李耳为“老子”,不言而喻,诸子奉李耳为“父”也。中国文化人对文化的尊重也!
《周易.系辞上》说"一阴一阳之为道"。老子崇阴,孔子崇阳。老子的道是无为之道,虚静之道,自然之道,是对《周易》坤卦的最完美解读,"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而"孔子主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对《周易》乾卦最充分的发挥。一阴一阳,儒道互补,缺一不可,如此创立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因此,俩位都是中华民族的圣人。都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
孔子曾经拜访老子,在孔子心里尊重老子,老子思想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而孔子研究世俗,课题不一样,影响力大的当属孔子,因为国家存在了,便于治国,安抚民心,人民有了道德标准,忠孝廉义耻,影响了整个封建社会,不然中华早亡,很多蛮夷不也是学习了中国才强盛的。当然要说伟大,没有老子的道,可能也未必有儒,人是社会产物,两人确实不好比较伟大,因为伟大的是统治者,老子孔子的学术伟大,精神伟大,人平凡而伟大。
孔子的思想更加强调入世,如何更好地处理个人,以及与社会的关系,乃至有机会录得功名。而老子的思想更为超脱一些,会更重视出世,它里面讲了天地万物的基本道理,是更深入的思想。论语》中一些处世之道确实也有帮助过自己处理世俗的事情,但《道德经》中的思想却给了我更大的力量与更宏观的视角,“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将世间生命与事物的本质说的很清楚,在这个基础上看世界自己会更加豁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