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遇到一位好老师,实在是有幸!王立群老师,把古代历史吃的透透的,每一个字都经过斟酌才出口!百家讲坛直播他的课,每天快到时间,我都拿个小板凳、放好笔记本和笔,虽然,这些历史我都知道,但再听王老师讲,即重温、又当一次学生!非常快乐!他讲的所有课我都作记录!好老师!感谢了!祝福了!
世界上纯粹的人是没有的……!能从他那里受一点启发、有一点感悟…………足矣。至于这些人的水平如何、学识怎样…………,就不要去考量了。即没精力、也没能力。两块钱买了一瓶矿泉水、等价交换已经完成。仅仅关注可口不可口就行了。不行、扔掉,下次不买(看)。不迷信、不盲从、不追星。追星者皆人渣!
与易中天比,差太多了。王没读过大学,直接考取研究生,但他毕竟读过中专。易也是没读过大学,直接考取研究生。易急流勇退,著书立说去了。其实,真正带红百家讲坛的,是易中天。王立群这么大岁数,还与晚辈康震、郦波、蒙曼等为伍,实在是“自不量力”,而且,点评效果也不如晚辈生动。王,该歇歇啦!
王先生讲成语时,将隋初四名将之一的韩擒虎说成韩擒,虽不算錯,但说明王先生学识有限,是现学现卖,从隋书中第一次知道韩擒这个人。只有魏征著隋书将韩擒虎的虎字去掉,以避李渊祖父李虎之讳。其它文献都叫韩擒虎,杜牧有诗,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21世纪了,还叫韩擒,真别扭。
我第一次看百家讲坛就是王立群教授的大风歌,然后补完汉武帝、项羽和吕后,接着追更新秦始皇、宋太祖和宋太宗,这是我的中国历史知识最早启蒙,了解了许多春秋战国秦汉历史,或许有的教授有人爱有人厌,但自己最欣赏的那个教授对自己是有特殊意义的。
“高阶级”出身,从初中至高中每每考试成绩名列前矛,每每初中“高阶级”所“拍下”。直至改革开放后才没被“拍下”,他是一个人才,有超强的记忆力;他是一个才人,为人文雅谦逊;出名是理所当然。致敬人才,致敬才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