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观音的大起大落,究其根本其实就是人祸。首先是所谓的新派清香型铁观音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工艺制作时间长,产量低的局限,但也将铁观音的半发酵茶的本质给变成了轻微发酵或者不发酵。而就是这个发酵问题,将铁观音几乎就从乌龙茶的序列变成了绿茶。这样的铁观音是伤胃的。而且现在的工序都已经变成了机械制茶,甚至包揉这道工序都改为机器挤压,所以很多人都不再喝铁观音了。
有些人不喝铁观音,主要还是这个茶以前出过一些问题,尽管现在好点了但也难以完全取得信任。其实其他茶叶就没有问题了吗,我的一位朋友对我说,他喝茶的时候就经常会想这茶是否会有问题,如农残是否超标,有无黄曲霉等,说明对食品安全监管还是不放心的。如何大家对食品安全监管肯定放心的话,就不会出现对铁观音的这种看法。
铁观音假的太多了,好茶可遇不可求。遇上好的又太贵了。其实近几年起来的什么白茶黑茶都不好喝。普洱太过苦寡,什么糯香不过尔尔,也不好喝,还不如金骏眉和正山小种。不过金骏眉和正山假的也多。个人现在还是在追寻好的铁观音。绿茶才伤胃,消青后的铁观音不伤胃,现在轻发酵的铁观音才伤胃。正味才是铁观音的正道。
有一类饮茶人,会随着生活状态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变换作为口粮茶的茶叶,年轻一点时喜欢饮红茶、绿茶,中年阶段钟爱乌龙茶(单枞或铁观音、岩茶),晚年天天捧着个紫砂壶泡普洱茶,等等,都不出奇。不是说他不习惯喝铁观音了,或许只是暂时换个口味罢了,也有一生嗜爱一种茶的老茶客。
茶叶种类、品种本来就多,有些人爱喝铁观音只是相比其他更具吸引力的茶叶比较早地遇到铁观音罢,加之铁观音高扬、醇爽的香气和独一无二的茶滋味,很是容易让人印象深刻的,从而爱上。当某天遇到对此刻的自己更具有吸引力的茶后,会毫不犹豫的减少或停止饮铁观音,把宠爱给了刚遇到的茶。
客观原因在于产品上,无论是铁观音种植还是生产加工、销售贩卖等,茶叶消费者是越来越聪明与敏感的,茶叶产品稍有些问题往往直接影响其对该茶叶甚至整个类别的看法。主观原因有很多,最简单的一种就是“我不想喝了就不喝了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