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是出自《道德经》,翻成现代话来说,就是“天地不感情用事,对万物一视同仁,圣人不感情用事,对百姓一视同仁。”不过现代人,特别是一些网络写手,动不动就认为:“天地残暴不仁,把万物都当成低贱的猪狗来看待,而那些高高在上的所谓圣人们也没两样,还不是把我们老百姓也当成猪狗不如的东西。”理解往往和本意相反了。
“最毒妇人心”此句,一说是出自《封神演义》中姜子牙之口:“青竹蛇儿口,黄蜂尾上针。两者皆是可,最毒妇人心。”按照如今的理解,二者只是理念不和所以和平离婚了而已,马氏并未做任何对不起姜子牙的事。所以在我看来,《封神》中的“最毒妇人心”,只是当时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让作者认为妇人不随夫同行是一件不应该的事,所以妇人“毒”。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全文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翻成现代话就是“,不孝的行为有很多种,没有做到尽后代的责任最为不孝。舜没有告诉父母就娶妻,是没有做到尽后代的责任。但君子认为他虽没有禀告,实际上同禀告了一样。”这个“无后”,是没有到尽后代的责任的意识。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出处是:《佛说十善业道经》中第二十四集:“人生为己,天经地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翻成现代话来说,就是“一个人如果不注重修养的话,很难在天地间立足。”这个为,应读第二声,是是“修养,修为”的意思。不过现代人都会认为人如果不为自己谋利、谋权、谋色,就要招到天地诛杀。
“人尽可夫”出自《左传》:“父一而已,人尽夫也。”翻成现代话来说,就是“父亲只有一个,而丈夫选择的范围就是天下男子了。”但是,随着是带的发展,特别是两性关系错综复杂和中国历来的重男轻女思维,这个误解越来越大,已经赋予新的含义,即指:所有的人都可以做她的丈夫。说明女子的作风问题。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出自《诗经》“邶风”里的《击鼓》篇,其实写的是战士之间的约定,说要一起死。后面的两句是说现在和我约定的人都走了,我可怎么活啊,并不是夫妻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