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算半理半工吧,但我也很喜欢文科,特别崇拜文科生满腹诗书的样子,感觉他们才是文化人,我们这种顶多算个知识分子。但我们有个老师特别看不起文科生,说文科生是腐儒什么的,大概就是他们没什么用的意思,说什么中国发展要靠工科,工科生最厉害等等,其实他不知道的是他那副自吹自擂,言语粗俗的样子更让我看不起。但是没办法,我还得喜欢他,他还带我两门课呢。个人认为,文化是用来启智的,当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普及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是完全可以催生科技进步的,就像中国古代,不仅是文化大国,亦是科技大国。为何自满清中国会落后,而民国时又群英荟萃,大师云集,那是因为满清时的愚民政策,中华文化遭到破坏,而民国时,文人思想解放,潜心向学不图功名利禄,并且大学人文底蕴深厚,比如西南联合大学。所以那时才会出那么多大师。文化,永远是一个民族的根,根断了,即使工商业发展的再厉害,我们也将失去前行的方向和发展的空间,所以说,如今的中国不应将发展的目光完全放在科技人才的培养上,而是应该更多的放在师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上,只有祛除了根上的病,我们才能走的更稳,更远。一句话,中国要想真正成为世界大国,引领世界,文科生的担子是最重的,一个国家的人文底蕴才是决定发展程度的关键因素。
我是山东理科生。我的学校是我们城市最好的高中。就是这个最好的高中,在三年的时间不断给我传输一个理念:文科生都是辣鸡。我们学校,一个级部30个班,只有4个文科班,都集中在二楼。老实说,我觉得我的高中根本没把文科班当成正常班级来对待,教学不力,管理不严,导致整个二楼鸡飞狗跳,文科班学生除了学习其他都样样精通。甚至都没人愿意去二楼仅有的两个理科班,害怕被环境污染。只要你学习不是很差,老师,家长都不会让你选文科。但我,我做梦都想学文。我喜欢历史,喜欢地理,我真心热爱灿烂的世界文明,我高一时拿过地理历史第一名。没什么用。我还是被逼着,学了理科。因为,“文科没出息。”直到今天,我还是想学文,但又有什么办法呢。高三时,文科班的人寥寥无几,因为学习不行,都去学艺术学编导了。
理科仅就高考来说,难度还是有,但是理科的东西相对确定。只要你在一个稍好的学校,学习认真,按照老师和教辅材料学考上211水平的大学没问题。或者实在不太聪明,学习方法差一点的,如果能拼命学,至少上个一本不难。这个和理科录取率高也有关文科高考难度更多的是在思维层面,这个很抽象也很难系统训练。简单来说,你的知识面越广,越深就越有优势。像我们高考前,历史老师把命题组的专家扒出来把他们的论文给我们看,主要就是抓这些学者的观点和倾向。所以文科你思维水平不够,怎么写都是错,每年都能遇到大把学生说自己文综错的莫名其妙就是这个原因。
我觉得文科生们真的是超级厉害!我们这学期和上学期复习会考的时候真实的感受到了历史地理政治的难度,觉得文科生好不容易啊,背这么多还有可能答不出来。不像理科你只要会了,就肯定能做出来,文科是背了一堆知识点都不知道该写啥。而且觉得文科生都超级勤奋!我们语文老师也天天说文科班的女生可能没我们聪明,但是比我们用功不知道多少倍了。所以他们班语文平均分比我们班多了将近10分多,英语平均分比我们多了5.6分的样子,文科班真的是随便扯出来一个语文都有110+,就超级厉害。
本人女。生物狗。当年分科的时候,成绩好的大都去学理科。所以,高中时期,很少有理科女喜欢文科男的,那时候都喜欢看着聪明的理科学霸。但等过几年,上了大学,理科生就会发现语文水平极度退化。周围都是高考一个水平的校友。那时候接触的就不再是学习一般的文科生,而是一群水平特高特高看着特好特好的文科生了。看着就意气风发。浑身一股资产阶级的气息。而理科生已经开始掉头发了。敲代码的,做实验的,都是浓浓的黑眼圈。还是文科生有气质的多。文科生会哄女朋友。几个高中的文科生朋友都脱单了。理科生看状态是要注孤生了。
我女朋友是文科生,文科大佬数学绝对不差,文综的东西每天换着背,光放学以后的时间就得花两三个小时,写作业时间另算。然而你背会只是最基础的,还得会做题。理科生,学的生物,化学,物理也的确不简单。但是处于底层的理科生有利啊,招收的学校多,一本线低。但是文科生和理科生本来就是一比五甚至一比六七的比例。重点高中实验班理科生可能十个人九个人都能上一本,区别是好一点的院校还是不好的。但文科生十个人里,只有三四个能上一本。单从录取率来讲,也不占优势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