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知儒者,尽与之;凡不知儒者,尽毁之。以此,知道之不行,在君不在民。倘有内圣外王之人物,行新儒之学,效伯夷之志,潜修若文,嫉恶似武,天下之治,鸣琴而得。儒学非十全之学,间有不时也,然就其主旨大义,实为早熟、先觉之人类文化,中国无儒,人伦道义将如无月之夜,今或未脱披发左衽矣。儒文化流行于世,倘果能致盛致远者,则可致人类真正之文明与和平。所以,吾辈将致力于"新儒学主义"之文化的改良,兼融,发展,弘扬的事业中去,为社会,国家,世界尽悟者之心、仁者之力。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畏罪者强仁。仁者无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忠者,严以律己,以诚待人;恕者,将心比心,宽以待人。——以仁者之心,加知者之智、无惧之勇,合时宜之义,随遇而安(仁者),与时俱进(知者、循义),自成规范(礼为义之文),而有信于世(预判准确,而能取信于人)。
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政治思想,闪烁着民主、民生的光芒,在历史的变迁中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影响着中国历朝历代的政治活动,尽管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但它“德治”主张和“礼治”的秩序思想,都对当今政治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儒家理想中的社会至少是一个和谐、团结、和平的社会,这与时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对于当今以美国为首的霸权主义时代,儒家“大同思想”及“和”的主张可以起到抵制作用,这也正是儒家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国人除了儒家就没有什么了吗?为什么一提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什么儒道释,就是什么诗、经、史之类,如果就是这些,别说什么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能不能深邃点?能不能眼界开阔点?能不能别太虚浮浮躁?
儒家管理思想的基本理念则是“以人为本”,实实在在地爱人、关心人,而不仅仅是利用人、控制人。这就使得生产者在企业中有一种“家”的归属感,企业的对内凝聚力、对外竞争力也由于生产者对“家”的忠诚奉献得以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