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人不断学习是为了认识到自己的无知,然后开启思想之旅。“认识到自己的无知”就是自我否定,其含义不在于“自己是不是一个聪明的人”因为事情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不完善需要改进,所以关键在于发现自我的漏洞,否定的只是这个无形的漏洞。说到自我否定,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其中有个否定之否定规律,否定之否定是经历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有规律过程,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否定之否定规律是事物发展全过程中的一个辩证阶段,即它使第二次否定也就是否定之否定有可能或将有可能发生,从而成为事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事物的这种否定之否定过程,从内容上看,是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方向是前进上升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辩证的否定观启示我们要对一切事物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和方法。在考察事物时,必须在肯定中看到否定,在否定中看到肯定,不能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而是“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有的人疑心重,也容易自我否定;自尊心强的人也容易自我否定。我们通常会低估自己抗打击,抗压力的能力,如果是没有发展出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尤其没有把一切想透彻,思想懒惰,或者没有运用“否定之否定”的规律来训练思维。否定了才能看清不足的地方,会促使自己思索调整,最终达到升华前进的结果。记得老师讲过,错了,马上就调整。尝试着这样去做,从身边的小事开始做,从好面子开始突破。就如同老师在亲子教育课提出对孩子的教育,孩子受得住委屈吗?受得住误解吗?受得住被为难吗?其实,成年人受得住吗?有位家长以前就受不住,遇到了自己就会有情绪。现在学习中和思维以后,在否定中认识自我,看到自己秉性好面子的漏,慢慢去调整。学习心态低位的修行,反观为何生起情绪,及时调整了,慢慢就有收获了。
人就是这样,老是在自我否定和自我满足中徘徊。当你开始自我否定的时候,就要想一想自己平时的成就,不要老是想着自己没有完成或者没有做好的事情,而是通过想着自己的成就,把自己从否定的怪圈里拉出来。
在我否定的时候,一定要把自己的头脑缕清楚。首先要分析到底有没有自己的问题,问题是出现在哪?应该谁来负责和自己有没有关系。这些都是应该让我们自己考虑清楚的,如果我们考虑清楚之后的确是我们问题的话,那到时候否定自己也不晚。
每个人都会有不自信的时候,因为可能遇见了生活的瓶颈期,最重要的还是要调节自己的心态,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找到问题的根源,这样就可以彻底的解决问题了。分析自己的状态到底是什么样的?
仔细想想,我自己的独特技能优点,即使是不被大众认可的,但确实在这一方面,我有着自己的天热优势,我在这个领域最棒的。多看一些激励人心的鸡汤文也是可以的,不必在意别人对你的评价。
自我否定时,最重要的是要找出否定自己的原因,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当中尽量去发现自己的优点,内心可以暗示自己或者给自己一些鼓励,多接触一些正面正能量的消息和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