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砂,甘,微寒;有毒,归心经,清心镇惊,安神解毒,主要应用于心神不宁、心悸、失眠。惊风、癫痫,疮疡肿毒、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神农本草经》:“养精神,安魂魄,益气明目”,《本草从新》:“泄心经邪热,镇心定惊……解毒,定癫狂”,服法:内服,只宜入丸、散剂。每次0.1-0.5g,不宜入煎剂,不宜过量、久服,孕妇及肝功能不全者禁用,忌火煅。朱砂在中医学上来讲,他的药理作用主要来源于其甘寒质重,寒能降火,重可祛邪,专入心经,因此其能重镇安神,镇惊止惊,清热解毒。朱砂作为清心镇惊、安神解毒的代表药已有上千年历史,用于治疗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心神不安诸证。从古方、《中国药典》收载的含朱砂方剂统计结果表明,其用药频率一般在10%,高者可达30%[3]。《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均把朱砂列为上品。近年来,朱砂使用不当造成药害事件的发生,使人们对其毒性问题倍加关注[4210]。1995年版《中国药典》将朱砂日用量由013~115g降到011~015g,2000,2005年版药典均采用该日用量。另外,朱砂作为汞制剂,重金属含量(总汞)超标限制了含朱砂中成药的出口。朱砂的“无毒”与“有毒”之争已发展成为“宜用”与“禁用”。有人甚至质疑朱砂在方剂中的存在必要,还有学者认为应淘汰朱砂作为内服药,只保留其作外用药溶性汞入药。
朱砂毒性研究:目前对汞的含量评估主要以其总汞含量为标准,然而,近年来的工作已清楚表明用总汞来评价朱砂安全性欠妥。不同价态,不同化学形式的汞化合物毒性可相差成千上万倍。有研究表明等汞含量和等汞浸出量的朱砂、朱砂安神丸、廖元和堂化风丸对HL-7702人肝细胞的存活率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毒性远小于与等汞含量和等汞浸出量氯化汞及甲基汞。朱砂含的汞的毒性并不是主要取决于含量,而更主要的取决于其不同的存在形式。因此将朱砂所含的硫化汞的含量简单类比于氯化汞所含的汞含量,而得出朱砂不安全,甚至于会导致重金属中毒的结论是值得商榷的。
现代药理研究:朱砂主要成分为硫化汞,纯度不低于96%,现代药理研究认为,朱砂能降低大脑中枢的兴奋性,有镇惊催眠、抗惊厥、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外用有抑制和杀灭细菌、寄生虫的作用。有研究人员以家兔为实验对象,研究了朱砂安神丸、朱砂、去除朱砂后的朱砂安神丸的抗心律失常作用与镇心安神功效的关系,结果三者均呈现抗心律失常作用,作用强度为: 朱砂安神丸>朱砂 >去除朱砂后的朱砂安神丸,尤其是朱砂安神丸作用远强于去除朱砂后的朱砂安神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