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可提高肺功能,老年人步行锻炼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吸氧能力,改善身体缺氧状况,对改善老年人肺功能非常有帮助。
人的肺功能都会随着年龄轻微下降,男性每年下跌0.46个单位,女性则是0.54个单位。医学观察证明步行可提高肺功能,老年人步行锻炼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吸氧能力,改善身体缺氧状况,对改善老年人肺功能非常有帮助。
按一定速度行走可促进下肢和腹部肌肉有节律地舒缩,双臂的摆动也有助于增加肺的通气量,使肺功能得到加强。
变速行走法 每日步行路程为1000~2000米(根据自己身体状况而定),行走时需变换速度,如先采用中速或快速走30秒至1分钟,后缓步走2分钟,交替进行。行走时要尽量挺直胸部,配合呼吸锻炼,一般走四步一吸气,走六步一呼气。每天可行走1~2次,早、晚进行最好,如果早上有雾则不宜进行晨练。
匀速行走法 每天应坚持行走1500~3000米的路程,行走速度保持均匀而适中,并且不间断地走完全程。可根据体力逐步增加行走路程,每次走完以略感觉疲劳为度。长距离行走主要是训练耐力,有助增强肺活量。此法比较适合于老年体弱者,但需长期坚持(1年或以上)方能取得明显效果。 老人在行走时如出现明显头昏、眼花、胸痛等不适症状时,要暂停锻炼;呼吸道感染或合并心衰的老人,不宜采用以上方法锻炼。
步行可以保护环境,消除废气污染,对强健身体,提高身体免疫力,减少疾病,延年益寿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步行可以增强消化腺的分泌功能,促进胃肠有规律地蠕动,增加食欲,对于防治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习惯性便秘等症状都有良好的作用。
步行是一种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健身方式,可以缓解神经肌肉紧张。据专家测定,当烦躁、焦虑的情绪涌向心头时,以轻快的步伐散步15分钟左右,即可缓解紧张,稳定情绪。
在户外新鲜空气中步行,大脑思维活动变得清晰、灵活,可有效消除脑力疲劳,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据有关专家测试,每周步行三次,每次一小时,连续坚持4个月者与不喜欢运动的人相比,前者反应敏锐,视觉与记忆力均占优势。很多人一直坚持锻炼,但却没有及时补充一些流失掉的营养,反而让身体越来越脆弱,所以要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及时摄取一些营养,适当补充骨胶原蛋白,让身体更加强壮。
1.步行能增强心脏功能,使心脏跳动慢而有力。
2.步行能增强血管弹性,减少血管破裂的可能性。
3.步行能减少人体腹部脂肪的积聚,保持人体的形体美。
4.步行能减少血凝块的形成,减少心肌梗塞的可能性。
5.步行可减少甘油三脂和胆固醇在动脉壁上的聚积,也能减少血糖转化成甘油三脂的机会。
6.步行能减少激素的产生,过多的肾上腺素的产生。过多的肾上腺素会引起动脉血管疾病。7.步行能增强肌肉力量,强健腿足、筋骨,并能使关节灵活,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8.定时坚持步行,会消除心脏缺血性症状或降低血压。使人体消除疲劳,精神愉快,缓解心慌心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