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老人常年吃的菜非常单一,但是他们的身体却特别硬朗。再过几天,过了春节,两位老人均已九十二岁高龄了,他们一生很少吃过药,从来没打过针,甚至不知道医院的门是朝着哪个方向开的。我们的老家都有一种冬储大白菜的习惯,类似两位老人以大白菜度冬的家庭不在少数。但经观察发现,他们的身体素质明显高于那些每日三餐都以黄瓜、茄子、西红柿这些反季节的细菜为食的“富足”家庭。难道这不足以证明大白菜有神奇的功效吗。白菜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栽培、食用历史,人们在食用它的过程中,自然也会对它的作用进行探究。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人们对白菜的科学认识。白菜富含钙质。有营养学家声称,喝一杯白菜汁等同于喝了一包牛奶。白菜的膳食纤维含量高达90%以上。纤维营养素能刺激肠胃蠕动,促使排便、排毒,防止肠胃癌发生,并能促进人体对动物蛋白的吸收。白菜富含水分,利于生津液,养脏腑。
常食有明显的解渴、除烦、利尿、清热之功效。白菜中的维生素C、维生素E、胡萝卜素等含量极其丰富,故而有明显的美容、养颜、护肤作用,据说土耳其妇女的白嫩肤色就是常用白菜叶贴面的结果。白菜含锰、锌、镁、铜、钠、硫胺素等,微量元素不下20种,这些都是人体不可或缺的营养元素。有些元素在人体内可自动克制,如同亚硝酸胺等有害物质的生成。大大减少了癌症发病的几率。医学报告明确显示,中、日、韩的乳腺癌发病率远远低于美国等欧美国家,就是因为这些东方国家常食白菜的缘故。白菜生长期间一般不会得病,收储的白菜在自然环境下存放大半年也不会轻易烂掉。可见,白菜本身就是一种生命力非常顽强的植物。所以人们推断,食用这样的食物自然就可强健身体。
白菜是我国资格最老的一种蔬菜。古时候,人们称之为“菘”。西安半坡村遗址曾出土过新石器时代的白菜籽,距今已有近5000年的历史了。三国时的《吴录》载有“陆逊催人种豆菘”。宋代诗人陆游写诗云:“雨送寒春背蓬,如今真是荷锄翁。可怜遇事常迟钝,九月区区种晚菘。”这里的“菘”指的就是现在的白菜。几千年来,大白菜在我国久传不衰,久食不厌,深受群众所喜爱。究其原因,一是白菜质地鲜嫩、清爽适口,食后给人以舒适之感,俗话说“吃菜要吃大白菜,好菜不过白菜心”就是这个道理;二是白菜为十字花科芸驀属一年生、二年生草本植物。包括结球及不结球两大类群。菜含有较多的钙、磷、铁、锌,维生素 C、维生素Bu维生素&和纤维素,比很多肉类食物和水果的含量还高,对增强抗病能力十分有益;三是白菜“甘温无毒”,具有“利肠胃,除胸烦,解酒渴,利大小便,和中止嗽”的作用,故可入药以防治部分老年性疾病。吃菜要吃新鲜菜,千万勿食烂白菜。
“百菜不如白菜”。大白菜味甘性微寒,清热润肺,解渴利尿且通畅肠胃。现代分析认为,白菜中所含的钙和维生素C比梨和苹果高,核黄素的含量也很高,其微量元素锌的含量不但在蔬菜中名列前茅,就连肉、蛋也比不过它。且其脂肪、碳水化合物含量较低,经常食用能提高人体新陈代谢,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大白菜质地脆嫩,生食冷拌、炒煮焖烩、烧汤作馅均可。可不换换花样,也有吃腻的时候,所以白菜要变着花样吃,小白菜是蔬菜中含矿物质和维生素最丰富的一种。一个成年人如果一天吃500克小白菜,人体所需的钙、铁、胡萝卜素、维生素绰绰有余,其所含维生素C可使癌细胞丧失能力,形成一种“透明质酸抑制物”,有抗癌作用,食用可帮助体内排除亚硝酸胺。食疗功效 性平,味甘,具有清热除烦、通利肠味的功能,对便秘、热咳都有一定疗效;内中所含粗纤维和脂肪结合后,可防止血浆胆固醇的形成,促使胆固醇代谢物,胆酸排除体外,以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