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组织认为,散步是全世界最好的运动。它无需老师辅导,又无需借助任何体育设施,人人都能做,特别是糖友,散步几乎是必选项。虽然散步好处多多,但不同体质的人散步方法也不同,糖友您有觉察到吗?
1、高血压患者:脚掌着地挺起胸
高血压病人走路步速要适中,行走时上身挺直,否则会压迫胸部。
走路时要利用好足弓缓冲的作用,保证前脚掌着地,如果一直是后脚跟着地,会让大脑不停地振动,容易出现头晕。
2、冠心病患者:缓步慢行
冠心病患者散步步速不宜过快,以免诱发心绞痛。
要在餐后1小时后再散步,每天2-3次,每次30分钟,长期坚持能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帮助改善心肌代谢,减轻血管硬化症状。
3、糖友:摆臂甩腿挺起胸
糖尿病人在散步时步伐要尽量大,挺胸甩臂,用力迈腿。
如果是正在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病人,要避开胰岛素作用时间,防止出现低血糖反应。
行走一般选在餐后半小时,而且活动时间不要超过1小时。
控制糖尿病,快康达APP与您分享食疗经验和运动常识,还有胰岛素泵控糖经验,都有专人为您解答。
4、肥胖者:长距离疾步走
每天2次,每次1小时,步行速度要快些。这样可以让脂肪燃烧,从而减轻体重。
快康达APP提醒糖友,散步避免三大误区
一、散步必须找整块时间
上班族可以见缝插针地来散步,比如上下班就是最好的步行机会,如果步行路程少于40分钟,不妨试试走路上下班,这样一天的运动量可以轻松完成。路远的,距离目的地两三站地时不妨提前下车走回去。此外,上班期间也可在走廊内走动,午休时间可到楼下绿地散步。
二、用跑步机代替户外散步
有些人说天气不好我就不出门锻炼了,在跑步机走就行,但这仅仅适合年轻人,老年人不宜尝试。
因为走路时人能够自行调节速度,但跑步机只能被动跟上机器的节奏,一旦体力跟不上了,很容易出现意外。
三、盲目效仿他人
比如现在很流行倒着走,虽然这种走法可以增强腰部力量,但有些老人跟风,或不注意查看周边环境,倒着走很容易摔倒。
其实,走得慢,手臂前后自然摆动最好,没必要刻意增加动作。
更多糖尿病健康知识,下载快康达APP。
散步第一个好处就是锻炼腰腿,促进下肢的灵活。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腰好自然肾就受益;肾主骨,所以散步还能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锻炼心脏。走路能增强心血管的机能,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心脏病,降低血压。中医认为,心脏强健了,全身气血畅通,能带动各个脏腑器官良好地运行。促进肺功能。散步,特别是快走属于有氧运动,能增强肺活量。中医认为,肺主气,肺功能强了,能更好地呼出浊气,吸入清气,让人神清气爽。
现在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越来越多人注重起了养生,其中户外的散步也是十分流行的,但很多人不懂得如何正确散步,下面讲一讲我的看法。
首先散步要考虑时间,在不同的时间散步的效果也是不同的。
最适合散步的时间当属清晨,因为经过植物一整夜的呼吸作用,环境中的氧气含量是一天里最高的。我们都知道呼吸新鲜空气的感觉是很惬意的,之前有人到大山里用袋子装空气去都市里卖钱的事情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清晨空气中的灰尘含量也是最低的,很多人也都选择清晨跑步,有氧呼吸的更充分进行当然有利于体内的代谢了。
其次要考虑环境,我相信不会有人选择在灰尘弥漫的路边散步吧,找一个环境优美的公园散步肯定会更容易保持一个好心情。心情好了,散步的效果才能更好。
最后要注意的是,散步一般都在吃过饭之后,都说“饭后走一走,能活九十九”,吃饱了饭去散散步活动活动,是有利于消化和代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