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色泽相似、无特殊纹路前提下,大多数人会选择不透明的。
透明的是琥珀,不透明、半透明的是蜜蜡,蜜蜡属于琥珀的一种,在国外统称为琥珀。蜜蜡之所不透明,是因为气泡含量不同,如果将蜜蜡放到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许多肉眼看不见的小气泡。
这些气泡很小,是肉眼难以看清楚的,但通过显微镜却看的十分清楚。这些密密麻麻的小气泡会将光线分散,从而使蜜蜡呈现不透明。当气泡面积比例小于5%时,琥珀呈透明或半透明;当比例为5~13%时,琥珀呈微透明;当比例超过23%,琥珀呈不透明。气泡越多,就越不透明。
也因为蜜蜡含有大量气泡,这些气泡又是中空的,导致蜜蜡的密度低,是世上最轻的有机宝石,所以有了用盐水验真假的方法。因为蜜蜡的密度低于盐水密度,所以在盐水中能浮起来。
许多藏家喜欢收藏纹饰奇异绚丽的蜜蜡,而这些特殊的纹路形状,也要归结于气泡的功劳。正是因为这些气泡随意、不均匀的分布,才会形成奇异优美图案,增加蜜蜡本身价值
除此之外,有人说琥珀酸决定蜜蜡透明程度,其实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例如同等琥珀酸浓度的蜜蜡和琥珀,琥珀是透明的,但蜜蜡却是不透明的。通常情况下琥珀酸的含量越高,蜜蜡的透明程度越低,但不能说越透明其琥珀酸含量越高。所以说琥珀酸和蜜蜡透明度之间,是必要不充分条件,决定其透明程度的还是气泡含量。
说到蜜蜡透明度,很多人都会有这样一个误区,那就是蜜蜡佩戴时间久了,会因琥珀酸被人体吸收而变的透明。大家都知道蜜蜡中的琥珀酸有益于人体,在与人体长时间接触过程中会被吸收,但这并不会导致蜜蜡变透明。
相反,在佩戴过程中,蜜蜡长时间与汗水、灰尘、氧气接触会被氧化,形成一层氧化层。看过老蜜蜡的人,都知道表面的一层红色或橘色的皮,那就是氧化层,所以蜜蜡佩戴时间长会因为氧化层而变的不透明。
琥珀和蜜蜡成份上都是一样的,只是中国人为了区分透明度不同给他们赋予了新的名字。全透叫琥珀,不透叫蜜蜡,半蜜半珀的有金绞蜜,金漂蜜,金沙蜜。里面有东西的有虫珀,植物珀,花珀等。当然,如果有黑色的东西就是杂了。琥珀从来源又分矿珀和海漂料,主要来源于波罗的海附近。缅甸琥珀和中国的抚顺琥珀有和波罗的海琥珀有太大的区别!
说白了,在中国,习惯上将不透明或半透明的称为蜜蜡,透明的称为琥珀,琥珀蜜蜡的观感不同,但是两者没有谁好谁差,这主要取决于个人喜好。譬如白花蜜,要看纹路是否独特,金绞蜜要看蜜和琥珀的比例和分布等。在目前市场上,价值较高的种类为鸡油黄蜜蜡、白蜜蜡。
透明的叫琥珀,不透明的还叫琥珀,琥珀是学名。别再炒了,好好的一个天然有机东西,愣从几块人民币一克,炒到几百几千一克。
不透明琥珀叫做琥珀密蜡、透明有全透明合半透明半透明的琥珀叫做金珀,金珀没有琥珀密蜡好,就这区别
本人喜欢缅甸琥珀,今生最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