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在80年的时候,有人提出超氧离子具备致癌性质。并且高浓度下能导致白鼠等动物癌变。下面回复也有人质问我知不知道超氧离子用于核酸诱变。 事实上双氧水微电离产生的过氧根是很少的,基本可以忽略。且只有在遇到羟基的时候才会展现其对于DNA的破坏作用。因而在相对正常的食品加工流程中,残留双氧水那点浓度,其过氧根致癌性基本可以忽略。当然如果你吃的产品里面的水分溶解了大量的过氧化氢,甚至就完全是过氧化氢高浓度溶液根据世界通用的动物种群与人群安全剂量换算,则人体每天饮用含有0.26毫克至0.37毫克/公斤双氧水的饮用水是安全的,不会出现任何毒副作用。人群平均体重按照65公斤计算,则相当于每天饮用含有16.9至24.05毫克的双氧水是安全的。
另有研究证明过氧化氢与淀粉反应生成少量具有致癌性的环氧化物。这也是目前认为过氧化氢具有致癌性的主要论调。 今天到阅览室翻了一下资料。过氧化氢在食品行业中主要用于瓜果,乳制品,水产品,啤酒饮料矿泉水这些方面。违规添加则主要是肉制品。基本没有听说过淀粉含量大的食品需要使用过氧化氢作为必要工艺。 至于某小伙说的刺激性致癌,我并不否认。不过麻烦某小伙告诉大家多少的浓度会对黏膜产生伤害,这次事件的残余量是多少。是否具备这样的危害,以及这样的危害比我喝一口六十度的热水高多少。
在食品工业,双氧水常常被用来做表面消毒,比如挤牛奶之前消毒牛的奶头,食品生产企业可以消毒地面、管道,餐馆可以用它消毒操作台面。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它曾经是可以用作加工助剂,但现在法规是不让用。不让用并不是说不安全,而是因为它是消毒剂,避免管理上的交叉重复。双氧水在自然状态下是无色无味的液体,可以缓慢分解形成氧气和水。
在分解过程中,释放的活性氧原子有很强的氧化性,可以起到漂白的作用。在加工鸡爪、牛百叶等生鲜食物的时候,可以让它们变得更白,看上去更好看,消费者就更喜欢。由于双氧水可以完全分解,而且残留物是水,没有毒性,因此双氧水泡过的食物并没有大家想像的那么吓人。虽然有些不法分子使用工业双氧水处理食物,但工业双氧水中的杂质其实也是非常少的,并不会造成消费者的健康损害。有些传言说双氧水是致癌物,其实这也是天大的误解。
从来没有权威机构发布相关的信息,包括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等。
双氧水,即为二氧化二氢,是一种常见的强氧化剂。以下以食品工业用双氧水为标准,非食品工业用的双氧水用了肯定有问题,所以不在考虑范围。
理论上它氧化只分解成水和氧气,消毒原理也是使细菌病毒等氧化失活。也可以用于伤口消毒,但是会很痛,因为伤口附近的细胞、细菌、病毒、真菌被氧化,使伤口外层可能被污染部分变成一个被氧化了的隔离层。但是问题就出在它的氧化性太强,用于瓜果蔬菜消毒时无法保证会有其他氧化反应导致产生原来没有的毒素。所以用双氧水泡过的瓜果、蔬菜、肉无法保证它的安全性。当然,如果用在明确成分、反应结果的食品工业生产的食物上是可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