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酿成酒后,里面的糖分都转化成为酒精,剩下的酸就明显了。 酸的分类:
苹果酸(Malic Acid):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酸,并不只是苹果里面才有,而是几乎所有水果都有的酸。苹果酸的酸味强烈,具有苹果香味。葡萄酒内就含有天然的苹果酸。
乳酸(Lactic Acid):除了糖可以发酵,其实酸也是可以发酵的,比如葡萄酒里面天然的苹果酸就可以发酵成为乳酸。乳酸要比苹果酸的味道来得温柔细腻,同时具备防止葡萄酒变质的特点。特别是红葡萄酒,如果里面太多苹果酸的话会和单宁一起给人觉得尖酸难饮,而乳酸就不会,反而会有奶油的味道。
柠檬酸(Citric Acid):也是葡萄本身带有的一种果酸,葡萄中含量相对比较少。
酒石酸(Tartaric Acid):我们常常在喝酒时发现瓶塞或者瓶身会有沉淀的晶体状的东西,这就是酒石酸。在年轻的葡萄酒里酒石酸含量会高一点,如果温度太低则会使这些酸结晶。这种酸口感不是很强烈,酸度并不明显。
醋酸(Acetic Acid):如果葡萄酒存放太久或者氧化严重就会挥发一种酸味,这就是醋酸。其实酸并不等于醋,醋是挥发性很强的东西,很多的酸并不挥发。所以有些人喜欢吃酸可并不喜欢醋。醋酸不仅会影响葡萄酒的口感,而且会改变葡萄酒的性质。葡萄酒中含有的甘油和醇类物质会被醋酸慢慢吞噬掉,最后整瓶葡萄酒只剩下酸味。
此外,在酿酒的过程中,除了乳酸和醋酸外,还有一些酸类物质也开始陆续产生,比如琥珀酸(Succinic Acid)、碳酸(Carbonic Acid)等等。有时,酿酒师可能还会加一些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也就是我们熟悉的维生素C)、一点山梨酸(Sorbic Acid)或者一点磺酸(Sulfurous Acid)。
第一,它们让葡萄酒喝起来更可口。红葡萄酒中,酸和酒香、酒精、单宁构建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取悦你的味蕾。而对于白葡萄酒,酸更是不可或缺,酸度给葡萄酒增添了活力与清爽之感。它能使得葡萄酒的风味更加突出。而且,酸还具有开胃的作用,让我们还想再来一杯。
其次,酸可以起到维持和稳定红葡萄酒颜色的作用。酸度更高的酒颜色更深,并且更稳定。酸度低的酒颜色则较为阴郁,并且较不稳定,颜色很有可能会变成褐色。
更重要的是,葡萄酒中的酸具有预防功效,大多数菌类无法在这么恶劣的环境里生存。高酸度有助于二氧化硫的保鲜作用。因为,如果没有一点二氧化硫来保鲜,恐怕我们无法在中国品尝到进口酒了,因为纯自然的葡萄酒会无法熬过漫长运输中的各种各样折磨。
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不同酸度的葡萄酒。
不同的葡萄品种酿出的葡萄酒具有不同的酸度,在选购葡萄酒时,应当依据自己的口味选择不同酸度的葡萄酒。例如,白葡萄品种中,雷司令(Riesling)、白诗南(Chenin Blanc)和长相思(Sauvignon Blanc)都是高酸的葡萄,而维欧尼(Viognier)、琼瑶浆(Gewurztraminer)酸度较低。另外,葡萄的酸度大都与葡萄产地以及采摘时间有关。例如,霞多丽(Chardonnay)的酸度就决定于葡萄是栽种在温暖还是寒冷的地区。红葡萄的酸度也不尽相同,很多意大利葡萄如内比奥罗(Nebbiolo)或是巴贝拉(Barbera)酸度非常高,而歌海娜(Grenache)的酸度则很低。葡萄酿成酒后,里面的糖分都转化成为酒精,剩下的酸就明显了。
葡萄酒喝起来为何有点酸酸的?究竟是什么如此刺激我们的舌头呢?懂酒的人都知道,一瓶好的葡萄酒必须具备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平衡”。平衡就是指酒香、酒精、单宁以及酸度必须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这其中的酸度构成了葡萄酒的骨架和灵魂,没了酸度的葡萄酒,甚至不能称之为葡萄酒,这些酸味物质一方面给予葡萄酒清新爽口的感觉,一方面又能起到杀灭细菌的作用。
葡萄其实是又酸又甜的,因为甜味可以掩盖酸味,所以我们吃葡萄感觉到的酸不强烈;而葡萄酿成酒后,里面的糖分都转化成为酒精,剩下的酸就明显了。
葡萄酒之于酸,就如身体之于骨头,没有酸的葡萄酒就没有架构。白葡萄酒尤其,酸度赋予葡萄酒清新爽口的感觉,我们把它形容成为爽脆。同时也会让我们增加分泌唾液从而解渴,同时也提高人体循环,促进新陈代谢。
法国波尔多的葡萄酒比南部的葡萄酒要酸一些:因为南部气候比较湿热,葡萄成熟的快而饱满,这样葡萄中含有的糖分较高。尽管经过发酵后,糖分大都转化为酒精,但葡萄酒中的残糖依旧是比较高的。所以南部的葡萄酒相对甜一些。波尔多气候较温和,葡萄成熟时间长,成熟的更为透彻,葡萄中的含糖量较低,酿制成葡萄酒后残糖低,因此波尔多的葡萄酒要酸一些。
另外,经过橡木桶陈酿的葡萄酒酸度会比未经过橡木桶陈酿的葡萄酒好一些。因为葡萄酒在橡木桶陈酿的过程中,让葡萄酒的各种香味达到了一种平衡。酸味就没有那么的明显了。如果觉得波尔多葡萄酒偏酸,那么建议品尝波尔多中高档葡萄酒,这些经过橡木桶陈酿后达到了和谐,酸味较不突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