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是肯定的,"有"。因维生素不是构成人体各组织的成分,也不能提供能量,摄入过多对人体无益,有些还会产生毒副作用,甚至死亡。 如脂溶性维生素,常用的有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等。脂溶性维生素口服后需胆汁帮助吸收,服用过量就会导致中毒。尤其是维生素A长期过量的服用,可造成严重的中毒甚至死亡。也有报道孕妇服用大量维生素A有潜在的致畸作用;维生素D大量使用可引起高血钙,导致泌尿系统结石软组织钙化。如大量用维生素D强化食品喂养幼儿,可使婴儿头盖骨和逢合线前钙化,脑发育成长没有余地,从而影响智力发育,且不易恢复;维生素E大剂量长期服用可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口角炎、眩晕、视力模糊等,妇女可引起月经过多或闭经。 水溶性维生素,常用的有维生素C、维生素B1等。水溶性维生素口服后在肠道内较易吸收,在体内无一定贮存,如摄入过多,即经肾从尿道排出,因此一般无毒副作用。但也有口服大剂量维生素C后造成泌尿系统结石的报道,且大剂量静注维生素C,可引起血栓形成或血管内溶血;维生素B1肌肉注射后可发生过敏性休克;维生素B6大剂量静脉注射后可引起头痛、腹痛、皮疹等反应。 综上所述,随意将维生素作为"补药"来使用是不恰当的,应严格掌握使用指征,合理应用,防止滥用浪费和造成对人体的损害。
维生素B2又叫核黄素,维生素乙2,Riboflavin,Vitamin G,Vitamin B2。分子式:C17H20N4O6,分子量:376.37,质量标准:医药级,CP2005。为橙黄色结晶性粉末;微臭,味微苦;溶液易变质,在中性或酸性溶液中加热是稳定的,在碱性溶液中或遇光变质更速。在水、乙醇、氯仿或乙醚中几乎不溶,在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解。
维生素B2的作用:能够促进发育和细胞的再生,促进皮肤、指甲、毛发的正常生长,参与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核酸和脂肪的代谢可提高肌体对蛋白质的利用率,促进生长发育。参与细胞的生长代谢,是肌体组织代谢和修复的必须营养素。强化肝功能、调节肾上腺素的分泌。保护皮肤毛囊粘膜及皮脂腺的功能。在生物氧化的呼吸链中起递氢作用,对神经细胞、视网膜代谢、脑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释放和胎儿的生长发育亦有影响;碳水化合物,脂肪和氨基酸的代谢与核黄素密切相关。增进视力,减轻眼睛的疲劳;和其他的物质相互作用来帮助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代谢。
副作用:没有毒性。脸色发黄,过量服用维生素B2,大部分以原形从尿中排出,尿呈黄色。不过长期过量服用维生素B2对诊断有干扰:尿胆原测定呈假阳性,尿中荧光测定儿茶酚胺浓度呈假性增高。
满口胡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