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气血的食疗方法
小米粥:小米适量,小火慢慢煮熟,气血不足者可加红糖少许。小米具有健脾和胃、补益虚损,和中益肾,除热,解毒之功效;还可以治疗脾胃虚热、反胃呕吐、消渴、泄泻等疾病。《本草纲目》说,小米“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 经常喝小米粥,可以温补脾肾,增强生命力,对身体虚弱的又不啻为一帖补养良方。
1 提倡吃面食
先后天衰弱,当以善于保养为事。若欲靠食物滋养,食素人宜多吃麦。食麦之力大于米力不止数倍。光吃了面食,则精神健壮,气力充足,音声高大。米则只可饱腹,无此效力。2 提倡吃豆油
又大磨麻油亦能补人,小磨麻油以炒焦枯了,力道退半,人但知香,实则是焦味耳。——《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二·复蔡契诚居士书一》
黄豆,豆油,补料最多,宜常服之。早间粥中,宜下磨破之黄豆。平常食油,专用豆油,较比猪油,补力更大。——《印光法师文钞续编·复鲍衡士书》
3 佐以干果食疗
莲子、桂圆、红枣、芡实、薏米,皆可滋补,岂必须血肉方能滋补乎?——《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二·复蔡契诚居士书一》
4 印光法师滋补粥
根据印光法师的建议,结合中医理论,提供以下食疗的方法,而达滋补气血、调理脾胃之功效,如下操作:
做法:莲子十粒、桂圆(剥掉外壳)十枚、红枣(掰开)十二枚、芡实一两、薏米一两,一起用小火熬粥。
功效:补气化湿,固肾强精。
粥中之莲子,可以补脾止泻,益肾涩精,养心安神;桂圆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红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芡实可以开胃助气,固肾涩精,补脾止泄,此四种配伍相辅相成,温补脾肾,养血安神,同时佐以薏米,其性味甘淡微寒,功用健脾利湿,流通湿气,正可兼制桂圆之热,温阳而不助火;又可反佐红枣之腻,使补虚而不留湿。诸种补养食品相配,共奏补气养血,固肾强精之效。
蚝油嫩豆腐
主料:豆腐500克辅料:玉米30克,青豆30克
调料:蚝油50克
做法:
1.豆腐先放盐水中煮三分钟去腥
2.将去腥的豆腐再放平底锅中稍煎一下
3.加入蚝油和水煮开
4.煮至水份稍收干后,倒入玉米粒和青豆收汁即可
烹饪小技巧:
1、豆腐用嫩豆腐来做口感更好。
2、蚝油本身就含有盐和糖,就不用放调料了。
3、豆腐是常吃的食材,不过,因为制作的原因,可能到我们手上的时候会有一些豆腥味。如何应对这种豆腥味呢?其实很简单:就是把豆腐在盐水中煮一下就可以了。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