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治疗高血压:
中医学认为,高血压病的病理机制主要是由于肝、肾、心、脾功能失调,引起体内阴阳、气血失衡所致。其中以肝、肾两个脏器阴阳失衡尤为多见。中医治疗高血压特效药--完全针对高血压之病因病理,从根本上通过“引血下行”及“养肾调肝”来帮助患者恢复机体元气、调养脏腑功能,从而解除高血压致病之根源。中医治疗高血压优势就在于可以免除高血压病人长期吃药的痛苦和西药激素对身体的危害,标本兼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观察发现,采用中药泡脚治疗高血压,可有效地防止药物的毒副反应,且效果较好。下面介绍几个方子,患者可到药店按比例抓取,自备使用。若觉不便,可购买成品平肝降压散以备泡脚使用。
引血下行 宣通脉络——怀牛膝 、干姜 怀牛膝,味苦、酸,性平,入肝、肾经。有逐瘀通经、通利关节、引血下行的功能。《本草备要》:“补肝肾,泻恶血。补肝、肾,能引诸药下行。……补肝则筋舒,血行则痛止。”为所有活血补肝必用药,且降压配方之主药。
干姜,主通经走络,开窍透骨,能宣通诸脉。《药性论》中有记载干姜治腰肾中疼冷,开五脏六腑,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破血去风等功效。加之桑叶、蔓荆子利五脏、通关节,此三药并相辅佐,以卫干姜宣通降压之力。
豁痰利气 活血化瘀——白芥子、磁石 白芥子可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本草纲目》:“白芥子辛能入肺,温能发散,故有利气豁痰、温中开胃、散痛消肿、辟恶之功。” 磁石性寒,归心、肝、肾经。中医有云磁石入肾,镇养真精,使神水不外移;朱砂入心,镇养心血,使邪火不上侵。有平肝潜阳、活血化瘀的功效,与利气的枳壳合则重镇引血下行,平肝降压之力。
随着经济水平的日渐提升,我国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的人也是越来越多。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防治高血压呢?下面小编总结了防治高血压的四个妙招,现在就来看看吧。
1、适度减肥。过去高血压发病年龄常在45岁以后,现在许多患者35岁、甚至25岁血压就开始增高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患者超重或肥胖。
2、坚持运动。运动量少达不到防治疾病的效果,运动量过大也有心血管健康危害,只有长期坚持的有氧运动才是对心血管有利的。最好坚持每天运动半小时以上,如散步、慢跑、游泳,避免举重等练肌肉的乏氧运动。
3、心理要平衡。情绪不稳容易导致血压难控制。所以压力一定要找到合适的排泄出口,如多与朋友聊天等。
4、坚持服药。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对于高血压病患者来说,除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外,也可以适量服用阿司匹林来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吃药时不要三天打渔两天晒网。
综上所述,以上防治高血压的四个妙招记住了吗,没记住的你就赶紧收藏起来吧,也需以后还能用的上哦。
生活饮食上需要注意:
①合理的膳食原则应该是在限制总热量的前提下保持营养均衡.低盐低脂均衡饮食,均衡就是要保证三大营养素的合理比例,即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60%~70%,蛋白质占10%~15%,脂肪占20%~25%.碳水化合物主要由谷类,薯类和淀粉类食品构成,控制食糖及其制品.脂肪要以植物油为主,减少动物性脂肪.脂肪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之间的比例一般为1:1:1.蛋白质中应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优质蛋白(动物蛋白和大豆蛋白)。
②每日三餐规律进食,定时定量,以新鲜蔬菜,水果,五谷杂粮为主,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的食物,避免油腻,高脂,高盐,高糖,腌制,熏制等加工的饮食,进食时细嚼慢咽,可以自我进行食物的热量的估算和统计。
③制定符合自己家庭情况的食谱,每日适当锻炼,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