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锻炼,多吃垃圾食品。体质,是由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所形成的,人类个体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方面所固有的、相对稳定的特性,与心理性格具有相关性。个体体质的不同,表现为在生理状态下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和适应上的某些差异性,以及发病过程中对某些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和疾病发展的倾向性。所以,对体质的研究有助于分析疾病的发生和演变,为诊断和治疗疾病提供依据。
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免疫力。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运动项目,如慢跑、游泳、快步走、骑自行车、瑜伽、健身操、跳舞等都是很适合锻炼的有氧运动项目,每天至少要运动30分钟,一周运动5天,运动时要达到中等强度,即运动时心率达到最大心率(220-年龄)的60%-70%,才有提高心肺功能的效果。
大鱼大肉吃得多,饮食过于油腻,食盐摄入过量,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摄入过多,而粗杂粮、蔬菜、水果等食物摄入过少,就会导致营养不良,降低机体免疫力,还会引起血脂、血糖升高,增加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病风险。
饮食种类要多样化,包括主食、蔬菜、水果、鱼、禽、肉、蛋、豆制品等,每天至少摄入12种以上的食物,每周摄入25种以上的食物,以补充丰富的营养,满足机体的需求。
长期陷入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中,也会使免疫力降低。因此,要及时调整心情,积极乐观面对生活,保持平和的心态。
让自己的心情变差,然后不好好吃饭,再熬夜,这样体质就可以变得差了,或者多加班,慢慢的体质就不会很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