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觉得,所谓努力及努力的程度,其实也是一种天赋,或者说是遗传使然。也就是说,除了智商,后天展现出来的个人的拼搏精神和意志的坚持,是天生的。的确,一个人可以比自己以前更努力,但是完全克服惰性成为一个全新的自己,并不容易。而对有些人来说,他们生来就可以努力地学习和工作,并不以此为苦。还有一些人,曾经混沌度日,某天似乎“觉醒”了,开始努力,并且取得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我想说,这只是因为他们发现了真正的自己。大多数的人,打算努力,或者希望自己的努力达到某种高度,会有天性的牵制,很难很难。
综合能力时代,专业被淡化是趋势。任何一个人,哪怕最专业的人才,如果没有营销能力,都将难以立于这个世界。不仅仅找工作要营销能力,公司内部协作也需要营销能力,说服别人。越来越强调创意、创新的时代,选择对的比执行更重要,没有营销能力,哪怕在公司内部,你的能力甚至都没法进入执行层面,没有执行来佐证和加强你,长此以往你与“天生”不如你的人相比,你必然就差了,也就失去叹为天才无用的根基了。
学会韬光养晦,适时出击。参见(《明史》-徐阶传),当然还要有志同道合的帮手,毕竟自身的力量还是单薄些,最好还要有替手(你的学生),这些做的滴水不漏的典范如:宋太祖赵匡胤,当然这里有个大前提:是为了做事,为了更多的人才去争。仅是为一己私利,那是不可以的,也会为后人所不齿!即便争到了,根基也不稳,同样会被后者所效法。当然只是我自己的一点看法,不一定合适,仅供参考。
所以就算你“努力”的天赋点是满的,但跟我们平时所认为的智力方面的天赋比起来,还是太过微不足道了。至于鸡汤文,也就像我这类平庸之人间互相传阅的精神鸦片而已,要那么严谨干什么?大家看完意淫下开心下不也挺好的吗。传递正能量。
因为努力的天花板太明显了。学习为例:一天24小时,我当你不吃不喝不睡觉不休息,撑死一天能学习24小时;然而你还是能发现有些人,一天学习2小时就能碾压你24小时的专心付出。
如果真的自诩有天赋,就不要放弃。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会发现,能让你真正热爱的人和事真是少之又少,如果有件事能让你心甘情愿不忘初心,为什么不试一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