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老年护理医院做营养师,每天要做的事情主要包括:1.给鼻饲流质病人配置营养餐。每天需要配置100人左右的份量。据我所知上海好多老年护理院,有1/5的老人丧失了经口进食能力,必须通过一根鼻饲管注入流质食物。在我来我们医院之前,流质病人吃什么呢?一般是饼干,米汤,米粉,蔬菜之类的用粉碎机打成糊状。这样有两个个很大的缺点,一个就是食物打的不够碎很容易堵住管子,另外一个是食物随意性大,不容易给病人提供合理的营养直接的后果就是很多老人都特别瘦。怎么改进呢?集中起来配置,专门建立一个像手术室一样,有消毒设备的房间,更容易控制卫生。用什么配置呢?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用匀浆膳—可以理解为老人用的奶粉,只需要用适量温度的水进行冲调,就可以分发给病人了。
因为是转行所以起初去的是一个要求较低的私企,与医院合作,提供专门为体检后的客户做体检报告解读和营养指导,当然最关键是销售产品。这也是目前营养师最核心的工作内容~因为现在的营养师已经不是单纯的给出食谱,或者给予简单的饮食原则和指导建议。营养师也有自己的治疗手段,类似于医生开药一样,高端的营养师会不断在大型会议中做宣讲或者在网络发表软文推销自己,同时推销所“代言”的健康产品。
其实也要看是资深的营养师比如范志红老师,顾中一老师,以及,比较初级的营养师,我资深营养师主要是大环境下的科普,以及自己的以身作则。我的话,一开始,看到别人吃的不太健康,或者一起出去逛吃,很难可以做到饮食均衡,我都会顺便科普一下,应该怎么怎么吃会好一些,说是这样说,然而答主本身又是垃圾食品爱好者,烧烤煎炸,我的最爱,所以平常会尽量做到均衡一些的饮食。
在食堂与厨师商量每天为病人提供怎样的饮食,就是排菜单和原料。说实话老年病人的菜单很难排,尤其是集中供餐的老年病人。许多病人都有忌口,包括但不限于由于痛风不吃豆制品,由于怕发不吃海鲜和鸡,还有说是喂猪的而不吃的胡萝卜,每次跟老人沟通都是忐忑又有期待,忐忑怕自己排的菜单不合他们口味,期待他们能胃口好多吃点。
买带包装的吃的,会不自觉看标签,吃东西会思考它含的营养成分,每一餐都会想一下今天的营养需求,然后什么都不记得了,然后什么都无所谓的吃下去了,然而我却也越来越健康。看几个评论大概都是然并卵的意思,然而我却觉得考了营养师get到好多新技能。
现在营养师的竞争越来越激烈,2年前公共卫生专业还没完全兴起,我的同事很多是大专生,现在很多的营养科主任学的也非营养专业,但三甲医院要求必须成立营养科,所以空降其它科室医生升职当营养科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