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里吕受益清创,对于很多人都是家常便饭了。对于这样的节奏,有的人一开始就崩溃,有的人一开始是硬汉,而我是后者。我不需要清创,但是我经历过骨髓痛,全身有骨髓的地方就会痛,每个地方都痛,像有东西在里面全身针扎刀剁。一开始是不以为然的,然而当这种疼痛遍布全身而且一刻不停,意志力就不再那么骄傲了,当疼得呼吸无法保持正常节奏只能喘息,当止疼药也没有作用疼得被迫发出哼哼声音,骨折挨刀从来都不当回事的我最终还是被摧毁了。这种疼痛持续了快10个小时的时候,我开始放下面子找护士要止痛药,然后发现止痛药没用。
演员是本片的精髓,这片子演的过瘾吗,肯定过瘾,但好不好演,我觉得不好演。商业片想要有深度,难在很多戏是有功能的,一环套一环,这样节奏才不拖沓,但节奏上去了,情感怎么体现,可能这场戏,功能就是咱俩见面,交代一个事,下一步怎么办,没那么多东西给你讲情感,这时候看什么,看演员的功底。看演员怎么去处理,处理的好,那种情绪就是撑开的,有重量的,你托得住,感觉的出来,很沉,但又不至于压垮你,叫无声处有惊雷。
这是一部很难得的电影。电影描述出的无奈非常真实,张长林说得那句话,真正的病只有一种那就是穷病。事实就是这样的,我亲历过太多穷得没有任何办法一来医院确诊连治疗都不治就回家等安乐的。医院不是慈善机构,有个女儿丝袜破了洞都没钱换,天天在走廊哭,他们穷得氧气都吸不起可能没人敢相信,事实就是欠费到无法吸几块钱的氧气只能断氧,而断氧她爸爸就得死。她就是自己签字停氧眼睁睁看爸爸死的。
老实说,我看这片子没哭。但我觉得,这片子不能用哭或者不哭来评判。感动是一种水面下的东西,我觉得感动的地方,是它很好的传递了一个主题。不容易。这里面没容易的人,都活的不容易,像我们的生活,苦也笑着,疼也忍着,老百姓活着,没有那么多大喜大悲,是一种顽强。所以庭审的时候,有人说,对标宋康昊的《辩护人》,辩护人其实庭审那一段,慷慨激昂,热血翻涌,振臂一呼。
这部电影的立意很高,他讲了一群想要活下去的人,这个深度是有的,人对于死亡的态度,对于疾病的痛苦,是有文章可以大作的。但这部电影的好,又在于它没有把这个立意放在明面上,捧得很高,它是往下压,用一种相对克制的,甚至略带些幽默与讽刺的方式来讲。我笑说,它是用一个商业片的结构,讲了一个焦点访谈的故事。难得的是,它兼容的很不错。
下午刚看完点映,好久没有看哪部电影这么动感情了,至于国产电影带给这样感受的,更是可能要上溯到若干年前的《推拿》。要说影评,一句话评论就是:这样具备社会意义、深刻话题性,又不乏黑色幽默的电影,请再多一些;这样充满令人动情的人物群像,几乎每个人都演技精湛,全程剧情紧凑BUG极少的电影,请再多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