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动作的要求都是相对的标准,没有绝对的标准,这些必然,你请教练也,自己训练也好,只把握好这两个尺度就好,第一最大可能的避免伤害、第二最大限度的刺激肌肉,所谓的标准动作如果偏离这两点,它就没有一点意义。好多人训练怕受伤,所以很小心,再小心。但你要认识到任何行为都会有风险,包括吃饭。好多人怕动作不标准把自己搞残,其实人体从进化而来,就已经形成了基本的自我保护机制,而且健身发明的动作都是人体的日常生活演变发明的。如果不作死,就不会死。不使用过多超出自身能力的重量,不做没有进阶的挑战,如果你能保证这两点,受伤的可能性并不大。
比如同样是卧推,手距不一样,就会涉及到是练胸还是练手臂的区别。不仅要知道这个动作是练哪块肌肉的,还要知道这个动作为什么能够练到这块肌肉,他是怎样使用到这块肌肉的,自己如何逆向推理,主要依靠调动那块目标肌肉去完成那个动作。因为完成同一个目标(把杠铃举起来)可以有n多种肌肉组合方式,你需要主动的去调动训练目标肌肉。一旦使用的肌肉群正确,姿势也就会随之改善。在智能手机和数码相机普及的今天,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自己的动作录下来,几个角度录下来,自己看自己的动作,分析一下是否依靠的正确的肌肉群做的动作。
每个教练自己的动作都是不一样的。因为每个人的骨骼比例,肌肉附着点都不一样,不可能大家的动作都一样。所以一个教练说你做得不对,也不一定真的就是不对。也许你的柔韧性和骨骼决定了你不能做成他的样子。高水平的运动员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动作特征,你改了他反而不会做了。然后请仔细阅读每个动作的训练要点和意义。
可以学习一下解剖学,特别是肌肉运动解剖方向的,在理论与感觉结合的情况下密切注意自己的动作,相信你会有新的发现。没有绝对的标准,不只是因为每个人体格会有不同,还因为健身发展至今,其实还有很多领域没达到系统科学地去研究和总结,很多时候只是一直以来众多优秀运动员的训练方法的归纳。
动作训练目的:锻炼下肢肌群,动作路线:上下直线运动,动作幅度:上至膝盖微屈 下至大腿与地面平行,动作要领: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脚脚尖冲外,11点05方向。收腹挺胸,后背挺直,下至大腿与地面平行或膝关节稍小于90度,膝盖不要超过脚尖,上至膝关节微屈,不要超伸。
如果日常饮食正常普通的话这个蛋白量不算多。动作主要就是体验目标肌肉发力,用小重量好体验些,比如卧推,下放时候慢,感觉胸向两边拉扯,起的时候注意力在胸部,控制胸肌隆起的力量推了上去。当然,手臂三角在推胸中肯定会用到,只是不要刻意注意它们的发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