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自己并非是一个有主见的人,感觉像差不多先生,如去哪里吃饭,感觉差不多得了,吃什么饭感觉差不多吃点得了,自己的这种介于中庸之道可能受环境影响,所以造成这种一件事情感觉差不多就可以,很要命,性格这东西只能微调,不能去控制,对于喜欢的东西要有一种执着,不得到誓不罢休,对于要做的事情要有一种主见,自己应不应该去做,别人不理解时自己做不做,介于我与他的核心我感觉就是主见,自己的见解。
现在是,之前特没主见,觉得别人说的都对,跟着别人走。大学读了几百本书,对很多事有了自己的看法。一开始,还是会寻求别人的看法,内心隐隐觉得别人的回复有问题。现在,对自己的看法比较坚定,也会包容别人的看法。不过由于自己内向、自卑,坚持自己的看法时,依然要面对内心的冲突,依旧希望得到认可、理解。
其实从小到大都是一个乖乖女,小时候又特别怕爸爸,所以父母说什么就是什么,听从安排就是了,但是这样的我还是全家一致认为我是个固执的人。直到升高中,爸爸让我去读教师,我拒绝了,爸爸也没强制一定要我去读,尊重我的选择。其实爸爸还是一个很开明的人,只是因为我怕,所以一直没表达自己。
坦白讲,我觉得自己就缺乏主见。我是个重感情的人,不管在生活还是工作中,太容易被感情左右,做起事来难免把自己陷入两难的境地。想把事情做好,但有时候太在乎别人的想法和感受,做什么都会畏手畏脚,让人觉得不干脆,曾经我也为此苦恼过。
我几乎是没有主见的,无论做什么都是犹豫不决,而且做事也是事倍功办。仔细想想还是因为自己顾虑太多,世事的牵绊太多。我也曾想过如果我放下这些顾虑会不会变得很有主见,后来我放弃了,我发现我根本放不下。我还是愿意做一个没有主见的人。
最近一次和朋友聊天,也说到过主见这个话题。她说另外一个朋友和她说到,觉得我很有主见。对这个评价我还算挺开心的,尽管现在我还不觉得自己是一个有主见的人,得到一些人的认同至少说明我在有主见的这条道路上奔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