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在吃中药时,通常都要将药材熬成汤汁,让药中的成分溶解在水里,然后由病人服用。与煲汤、炒菜不同,熬中药不能用铁锅、铜锅或其他金属锅具,最好用砂锅、瓦罐来熬。这是因为砂锅、瓦罐锅底导热十分均匀,煮起来火力比较缓和,而且整个锅保温性比较强,水分蒸发量比较小,有利于不耐热成分的保存,药剂成分保留比较全面。其次,很多植物药材是含鞣质、有机酸等,它们会和铁锅里的铁离子产生化学反应,变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这样人体就无法吸收。并且,中药中的生物碱需要与鞣酸化合才能溶于水,如果用铁锅煎药,耗损鞣酸,生物碱无法溶解,也影响药物疗效。当然,大多数人选择用砂锅、瓦罐熬中药,除了科学性外,很大程度上还因为习惯。其实,不锈钢、搪瓷的容器也可以用来熬中药,它们也很安全。
用砂锅煎药是因为它的性质稳定,不容易与药物起化学反应,另外,它传热慢、受热匀,不容易糊锅,而且价格便宜,所以选用陶瓷制的砂锅、瓦罐是最方便实用的。如果没有砂锅和瓦罐,也可以用不锈钢、搪瓷制品或玻璃器皿代替。但是不能用铜、铝、铁等金属容器,因为金属容器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容易发生化学发应,影响药效甚至产生毒副作用。
砂锅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化学性质稳定,受热均匀,传热缓慢,煎药时水分不容易蒸发,是煎药的首选,需要注意的是,砂锅骤然受热或受冷会形成裂纹,因此,刚煎过药的砂锅不要立即用凉水清洗,可在干木片或架子上放凉后再把药垢清洗干净。
金属锅容易同中药里的其他一些化合物生成一些不溶于水的沉淀物,而砂锅的成分是硅酸盐,其化学性质非常不活泼,从而有效地消除了金属锅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更好地发挥中药的作用。
因为沙锅的化学性质稳定,不容易与药物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而且保温性能也好,而铝锅、铁锅等器皿中的金属元素容易与中药发生反应,影响药效,所以煎煮中药最好就用砂锅。
因陶器具有传热均匀、化学性质较为稳定的特点,因此在煎煮过程中,不易与药物的有效成分发生化学变化,且价格较便宜,所以陶瓷砂锅仍是目前最常用的煎药器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