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不能,我们的传统医学,也就是平时说的中医,一直号称通过望闻问切四诊信息,就可以诊断病情,实际效果如何,却从没人认真验证过。唯一的一次反思,发生在2009年,上海中医药大学联合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发表了一篇论文,题目就叫“中医临床医生四诊信息判读及诊断一致性探讨”。该论文的结论,简单描述就是:不但不同中医师对同一个病人的诊断不一致,就连同一名医师,两次诊断同一名病人的结果,都不一致。这个实验过程中,请的中医师都是一线城市正规医院的医生。
那是肯定的呀,看过两次中医,感觉都没真才实学。也没有望闻两诊,就是切脉,然后就是一通问你,哪里不舒服。我觉得真的中医高手应该就靠望闻切三诊,心里就应该有底了,问,只是询问跟病根有关的现象,而不是问病表症状。中医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找出病根,病人能感觉得肯定是头疼了,但可能病根引起的症状除了头疼,还有其他病人没有在意的症状,这是可以靠问来确认的。而且真正好的中医应该是药到病除的,不要说什么中药见效慢,重在预防。这么多历史资料写着呢。最简单的道理,皇上如果病了,你个御医开的药,三天不见好,完全就可能掉脑袋。
我表姐是一名普通的中医师,不是什么名医哈。有一次,她爸爸的朋友到家来作客,顺便号了个脉。我表姐觉得他可能已患重症,让他去医院仔细检查,果然发生中晚癌变,赶紧手术切除了。非常感激我表姐。因为拖下去后果很可怕,当时还什么感觉都没有。至于比我表姐高明的中医我也见过,早期甚至预见性的重病都是可以的。只是遇见这样的中医首先得有福报,其次得有缘分,再次得有信任,狂妄的业力深重的无缘的都没办法遇到(遇到了也是不识庐山真面目)。
协和医院的老前辈说:中医研究院早年刚成立时,他们请来西苑医院的老中医会诊疑难病感到十分尴尬:老中医听不进去病历汇报,上来就摸脉看舌头,开个方子一吃往往神效。后来几十年,等这些老中医有了徒弟挑大梁,也请来会诊。结果是更加尴尬:这些中医对于西医认识该病了如指掌,有时令协和医院专家感到吃惊其西医水平之高,会诊时滔滔不绝,开个方子呢?没什么效果!后来干脆就不请中医会诊了。以免尴尬。
望,主要看舌质舌苔,其次,看年龄、精神状态。
舌像可以知道:阴虚阳性,实火虚火,脾虚湿重,血瘀等,看精神可以知道,是否少气懒言(气虚
),看体质是否阴虚或湿重,看年龄是否更年期或动脉硬化可能,看面容是否气血虚或血瘀。
如果不问,很多症状只能猜测,如胸闷气短、胃痛胃胀、小便疼痛、多汗、腰疼、怕冷怕热、失眠、大便形状、月经失调等,不问,表面上可以迎合患者对神奇的欲望,但药物加减就会不准确,疗效大打折扣。
所以,问诊很有必要,是对患者负责。
华佗不是骗子,黄帝内经不是小说,没有西医时,中国人得病不是自己好的。其实传统中医对许多疾病有疗效,我孩子原来高热惊厥,那真是吓人。每次到医院治好,过段时间发烧又惊厥。后来我在优酷自学张钊汉老师的原始点,结果没去医院,我自己就把孩子的高烧退了,也没有惊厥,后来我母亲的胃病,孩子鼻炎,我咳嗽,全部用原始点调理好。所以我强烈推荐原始点,在网上可以自学,对各种疾病都有疗效,对健康绝对有好处,阿弥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