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患者平卧,背部垫一硬板,颈部上抬,头颈微后仰,促使气道通畅。
施术者握拳,以患者的胸骨部下段,做一二次短促有力的叩击。如无反应再重复一二次,经叩击后,常可终止室速,室颤,恢复窦性心律。如无效做下轧步处理。
立即做全外心脏按压,左手掌置于患者胸骨下1/3处,右手压在其上方,以每分钟100次的速度,用力适度,反复按压,使胸廓上下活动程度3-4厘米,心内剩余含氧血迅速排入动脉使心脑供血,胸廓下陷回弹时,有助于及通气。按压应用力均匀,轻柔,用力过猛,易引起肋骨,胸骨骨折,气胸,血胸,心包积血,骨髓栓塞,内脏破裂等并发症。如无反应,同时进行下一步处理。
人工口对口呼吸:一手捏住病人鼻孔,推开下颌,使其口张开,用力吸气后患者口腔紧对密闭,将气吹入患者口腔,以每分钟16-18次的速度,反复(吸,吹)进行。如能听到患者呼气声最好。
24小时内发生的意料之外的死亡,医学上称为“猝死”。由于心脏原因引起的死亡占猝死的70%以上。公众的急救知识和心肺复苏术的普及率直接影响到呼吸、心跳 骤停病人的抢救成功率。据统计,呼吸、心跳骤停病人4分钟内开始进行心肺复苏,可能有一半的病人可以救活;4~6分钟开始进行复苏,仅10%的病人可能救 活;超过6分钟后仅4% 的病人可能存活;10分钟以上开始复苏者几无存活可能。在病人倒地后第一目击者应在最短的时间内判断病人是否意识丧失,是否心跳骤停,并在专业医务人员到 达之前进行正确有效的、持续的胸外按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