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水罐头!小时候,难得吃一次酒席,而酒席里最后一到菜是甜品--糖水罐头。这是我们所有小朋友的心头之好。小朋友胃口小,第一道菜是主食,吃完后,个个就下桌了,几个小朋友在院子里一起玩耍,这时候有位小朋友负责打探消息,就是过几分钟到厨房里问下什么时候上甜品,生怕错过时机。最后上罐头的时候,一声叫唤,老远的小朋友都会听见,马上蜂拥而至,一碗糖水罐头消灭干净。这时候我们小朋友就认为这一碗糖水,罐头代表的是酒席里真正的菜肴,没有这种菜就不算是办酒席。
大白兔奶糖!不知道是我们长大了,还是其他原因,曾几何时大白兔奶糖悄然地退出了我们的生活。但是小时候大白兔奶糖是我们的最爱。拥有一颗奶糖,我们都舍不得吃。剥掉外面的糖纸以后,里面的糯米外衣轻轻地剥掉,这种毫无味道的糯米纸在我们看来都是一大享受。吃完了糯米纸,再把奶糖含在嘴里细细品尝,最后奶糖慢慢变软,软软的奶糖沾在我们的牙齿上,感觉我们的整个嘴里都充满着浓郁的奶香和甜味。当然糖纸还要书本里压平留作纪念。
小时候,最喜欢吃家乡的米粉。农村不像城市买东西那么方便,一般是五天有一个集市。那时最喜欢跟着大人去赶集了,因为一般会在集市上吃午饭,一碗米粉。家乡的米粉铺里卖的都是新鲜的米粉,湿的,一般都是加工厂早上会每铺子的去送米粉,相比平常吃的那种干货水泡出来的要好吃,会有一种浓浓的米香,口感更加浓郁。再配上熬到软烂的海带,加上炒香的哨子。想得我流口水。
本人90后,家住农村,小时候家里不是很富裕,最喜欢吃的是糖稀,那时候一个也就几毛钱,不知道你能不能明白理解这是个什么东西,从一个盆里拿两个小棍儿弄起来,两个棍和糖稀一块搅和,慢慢的糖稀会从比较暗的颜色变成淡黄色,再吃起来,感觉可好了,很是回味无穷,不过现在已经找不到纯正的了,卖的也没有当初的味道了!只能回忆青春了!
小时候最喜欢吃的是芋头仔,每年农历六月六,开芋头卜(可以挖芋头食的意思)。这一天,盼着到来,吃上每年第一次新鲜芋。自制竹片芋头叉,叉着芋头子食,主要是中午餐。这个好食习惯一直坚持着,只是煮法改变了,由以前的单一进餐食饱到如今作菜辅食,芋头仔炆猪五花腩。味道独特的芋子,不腻口,喜欢而总能食到。
锅巴!以前回农村的时候,在我们小孩的眼中,锅巴永远比饭受欢迎。农村里的饭是在大土灶里用柴火烧出来的。要想烧出黄灿灿的锅巴,也是要技巧的,主要是要掌握好火候。随着阵阵饭香散发出来后,撤掉明火,把柴火移到土灶边上,用余温慢慢加热,这样的锅巴做出来又脆又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