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古城的街头上最常见的是烤乳扇,但是我家的做法是煎乳扇。在油锅里煎一分钟拿出撒上白糖,白糖在热油的作用下溶解,晾一分钟就塞进嘴里,软软的甜甜的而且也没有生乳扇的腥味。以前乳扇还没这么贵的时候几乎每家待客都是有乳扇,上桌的乳扇已经变成硬的,一口咬下去酥脆香甜,好吃极了。承包了我整个童年。
还有卷粉凉米线这些,每个地方的做法略有差异,味道也有不同。窃以为凉米线最好吃的当是下关的米线配上炸酱或鸡肉,至于萝卜丝黄瓜条这些有了当然更好吃。卷粉嘛,要是肉酱的汁恰到好处就十分好吃了,个人不爱加萝卜丝黄瓜条,简简单单的肉酱腌菜佐料就行。
大早上的自然是一碗热油粉最好了^0^~,油粉是黄豆做的,加上盐辣椒酱油小葱香菜,还可以弄点饵块油条,人生可以说十分圆满.吃不完的可以等它凝固,然后切片凉拌,可以说是中午的必备品之一。除此以外,还有一种叫黄粉的,颜色偏黄,口味更偏于豆味。与前者的区别在于它不是光滑的。
夏天来大理,强烈推荐凉宵,又叫凉虾、小蝌蚪。红糖水掺在冰凉凉的逗号形面食里,又甜又冰,堪称解暑良器。
至于吃饭,大理古城附近的很多店里都会有一种或多种掺饵块的菜,饵块炒的好,既不黏牙也不粘锅,软糯可口。
暂时就想到这么多啦,大理美食还有很多,等待你的挖掘。( ^3^ )╱~~
由于还没到家图就不能上了,看看后期在评论里能不能戳上~
大理砂锅鱼
吃鱼讲究一个“鲜”,在大理守着洱海吃鱼,可谓得天独厚。雪山融雪汇成了洱海之水,如此水质又滋养了分外鲜嫩的洱海鱼。闻名的大理“砂锅鱼”,就是用洱海出产的新鲜鲤鱼搭配着嫩鸡片、火腿、冬菇十多种配料,在祥云出产的砂锅中小火慢慢烹制而成。上席时以菜叶铺垫的大盘衬垫,锅中沸滚,清香扑鼻,飘红映绿,色彩绚丽,让人一看便食指大动。趁热食用,尝一口吸收了十余种丰富配料的鱼肉,那叫一个清香细嫩、鲜美可口。
喜洲粑粑,云南土语管饼状的食物叫“粑粑”,大理街头随处可见粑粑,看起来跟大饼没啥区别,地道的喜洲,粑粑,一定要到喜洲古镇去吃,又叫破酥喜洲粑粑。做法很有特色,是用一种传统的吊炉,上下各有生着炭火的铁板,上层用大火,下层文火,中间架着平底大铁锅,里面摊着涂了猪油的面饼,烤得过程中还要刷几遍油,一直烤到酥脆焦黄就可以出炉了。
雕梅和陕西的花馍一样,既是当地白族的的传统食品,又是民间艺术品,雕梅是以盐梅为原料,经过石灰水浸泡后晾干,再在梅肉上刻出精致的花纹,从空隙处挤出梅核,梅肉压成菊花形状的梅饼,再撒盐、红糖、蜂蜜等等入罐腌渍几个月。腌出的雕梅色泽金黄,吃起来酸酸甜甜很爽口。
乳扇“云南十八怪”中有一怪就是“牛奶做成扇子卖”,乳扇是到大理一定要吃的,这是一种用鲜牛奶或是鲜羊奶加热后,做成薄片然后晾晒而成的奶酪,做法有点儿像内蒙的奶皮,不过口感不一样,我觉得乳扇有点儿膻还有点儿酸,味道比较怪,不过大理人很好这口儿。
稀豆粉,稀豆粉作为一种云南大部分地区常见的早点在《舌尖3》播出的时候被普及到全国各地。将白豌豆研磨成粉,加入辣椒、花生碎、干姜水、葱花,吃起来细润爽口。当地人有时候也会放入米线一起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