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糯米粉放进盆子里,在中间加入刚刚煮沸的热水,然后用筷子迅速的拌一下,和成面团;
2.把一会放成品的盆子里撒上适量的粉,以免粘底;
3.把猪肉、虾、料酒、盐、味精,混合准备好鲜肉包料;
4.取一小球,搓圆;
5.然后按成小碗状;
6.把肉料放在中间;
7.往中间肉的位置收笼
8.最后收口,因为我做了两种包料的,所以肉的就做成了尖尖的形态;
9.把所有的面团全部包好肉;
10.准备一锅热水,把汤圆放进去;
11.准备一个碗,加入适量的葱花与紫菜、盐、热水
12.煮至汤圆浮起来即可,然后盛到碗里
糖尿病患者:元宵含糖量较高,患者若贪图口福,可使血糖急剧升高,不仅会加重病情,还能诱发酮症酸中毒。 溃疡病患者:吃元宵可促使胃酸分泌增多,加重对溃疡面的刺激,严重者可诱发胃出血、胃穿孔等。
胃肠消化功能不良者:元宵是由糯米面做成的,黏性较大,不易消化,食后可导致胃痛、胃胀、嗳气、反酸甚至腹泻。
急性胃肠炎患者:患者的胃肠道正处于充血、水肿状态,病人应吃些米汤、藕粉等易消化食物,吃元宵会加重胃肠道负担。
高烧患者:发热时患者的胃肠道处于相对抑制状态,因此应吃些流食等容易消化的食物,否则会加重病情。
肉汤圆是中国的代表小吃之一,历史十分悠久。据传,汤圆起源于宋朝。当时各地兴起吃一种新奇食品,即用各种果饵做馅,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饶有风趣。因为这种糯米球煮在锅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后来有的地区把"浮元子"改称元宵。与北方人不同,宁波人在春节早晨都有合家聚坐共进汤圆的传统习俗。
另一种传说,1912年袁世凯篡夺革命成果,做了大总统,他一心想当皇帝,又怕人民反对,一天到晚提心吊胆的。因为"元"和"袁"、"宵"与"消"是同音的,"袁消"有"袁世凯被消灭"之嫌,于是在1913年元宵节前,袁世凯就下令把元宵改为汤圆。这便是传说中汤圆名称的来历。
1.将糯米与大米混合,浸1一2天,用磨磨细放入布袋内悬空吊浆,制成面粉。
2.在锅中倒入油少许,油七成熟时下肉末炒熟,加入酱油、胡椒、料酒、姜末,入味后起锅装盘。
3.熟肉末晾凉后,加入适量的生肉末、冬菜末、葱花,拌匀后放冰箱里冷冻,切成小块为馅心。
4.将面粉加入适量冰水的揉和,取一小块捏扁,包入馅心揉圆。
5.将汤元下锅煮,火不宜过旺,见汤圆浮上水面即捞出。
6.在碗中放入适量的酱油、胡椒、味精、化猪油、葱花等,冲入适量高汤,将捞出的汤圆放入即可食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