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们认识了“黄曲霉毒素”的强毒性,而可怕的是这类霉变普遍存在于我们日常吃的食物中!为此,本篇中小编特别整理了日常食物的防霉大攻略,提示大家要“以防为主”,杜绝霉变才是要紧事!!
如何识别是否霉变?
粮食类
大米:已经霉变的大米放在手心里握一会,其霉味会十分明显,并会有“出汗”反应,米粒易变潮湿、易结块。
小麦:霉变的小麦颜色暗沉,闻起来有发酸的气味,无小麦香气。
玉米:发霉玉米可见胚部有黄色或绿色、黑色的菌丝,质地疏松,有霉味。
食用油类:霉变的食用油油色看起来浑浊无光泽,闻起来有不属于油香的异味,倒入锅中加热后油烟比较呛人。
干货类
虾米:发霉后闻起来没有虾米甜香,摸起来有点潮湿,吃起来就像泥土一样松软。
香菇:闻起来依旧有香菇气味,但根部会出现青色霉块,有的菌伞下面褶裥会变潮湿。
笋干:表面发白,颜色偏暗,摸起来有点粉质,闻起来有霉味。
日常食物怎样防霉变?
大米:
防霉方法:在米袋的中间或两头各放几瓣大蒜,或者用布或用纸包些花椒放在盛米的容器内,可有效防止大米发霉长虫。
年糕:
防霉方法:将年糕完全浸泡在装有水的瓷缸内,水温保持在10℃以下,即可防霉变。
腌制肉类:
防霉方法:只要用棉签蘸上少许菜油,均匀地涂抹在香肠、香肚等腌制内类食品的表面,然后将其挂在通风较好的地方晾着,就可以防霉变。
干货类:
防霉方法:香菇、木耳、笋干、虾米等干货最好放在密封的容器内保存,避免太阳直接曝晒。
坚果类:
防霉方法:核桃、松子等坚果类食物可用小包装密封,存储在冰箱等低温环境中,不易发生霉变。
零食类:
防霉方法:开包以后,及时吃完。如一下子吃不完,需及时将口袋扎紧,放在密封的盒子内,或放进冰箱保存。在购买零食之前,要注意是否有干燥剂,是否过了保质期。
花生:
防霉方法:最好储藏在陶瓷坛或密封罐中,放在干燥通风处,随吃随取,避免长时间开口,保持密封。
红枣:
防霉方法:将干燥的枣用塑料袋包装(每袋装2-2.5千克),袋口封严并置于阴凉通风处。
生姜:
防霉方法:取润湿的黄沙将鲜姜埋在坛里,随食随取。
大蒜:
防霉方法:保留大蒜的外衣,用网兜将大蒜悬挂起来,放在干燥通风处,可长时间储存。
茶叶:
防霉方法:茶叶最好密封储存在玻璃瓶罐中,放在干燥、通风、无异味之处,避免阳光照射。
醋:
防霉方法:醋瓶内加入少许芝麻油或熟花生油,使醋与空气隔绝,杜绝产膜酵菌的污染,可防止长白膜。
酱油:
防霉方法:在酱油里加15%黄酒(少许白酒也行),既可增加酱油的香味,又可以防霉。或切几片大蒜放在酱油瓶里,也同样可防止长白膜。
黄酒:
防霉方法:黄酒变质后表面会飘一种膜状物质,味道发酸。可在黄酒内放几颗红枣或黑枣,使黄酒既不变质,又可使味更香醇。
花生油:
防霉方法:取生盐少许炒热,待冷却后放入花生油内,每公斤油约放30克盐,然后封盖置于阴凉通风处。
猪油:
防霉方法:猪油煎好尚未冷凝时,加一点白糖,可久存而不变味。如在夏天,则要每隔一段时间,将猪油烧沸一次,以杀灭微生物。
我觉得应该从看,尝,闻等方面来识别。
看,一般食物霉变都会产生一种菌。颜色比较深,你大部分菌聚在一起,就很容易让别人看到,所以如果食物的某一个角落长出这种霉菌那么这个实物肯定就是产生霉变了。
还应该看一下食物的颜色,有时候他没有产生那种霉菌,但是很明显,就跟刚开始的颜色大有不同。那么就算她还没有产生霉变,但是基本上也属于边缘了,那种东西也是不可以吃的。
闻,有的时候在发生霉变之后会产生一种很难闻的气味儿。如果没有很大的味道让自己可以马上感觉到这个食物不对,那就细细的闻一下,可能通过闻你会察觉到有一丝丝的变质。
尝,如果自己通过看和闻的方法没有看出来。那么吃东西的时候就一定要注意放的时间是不是长了,如果自己知道这个确实可能会出现问题,那吃的时候就要先拿一点放嘴里尝,保证它没有变质的情况下继续吃。
第一个让我想到的就是咬上一口,不管是啥食物应该都能立马分辨出来吧。
当然在自己怀疑食物有霉变的情况可不能一大口的咬下去哦,只能轻轻咬上一小撮,或者用舌尖沾上一点点食物,然后根据口腔的反馈来判断食物是否霉变,要是坏了赶紧吐出来哦,最好在漱下口才比较保险,千万别把自己搞得拉肚子起来。
我们还可以通过自己的嗅觉来判断食物是否霉变,坏了的食物会有股发臭的气味,有些食物会散发出醋酸味儿,反正只要不是食物本来的气味,都要提高警惕,避免自己吃到霉变的食物,不要觉得可惜浪费,吃坏身体可是得不偿失哦。
还可以用眼睛看吧,一般发霉的食物上面都会堆积一层绿绿的,像青苔似的东西,只是这个需要过程,一般刚发霉的食物不会那么快就能长出这青苔状的东西。
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只能通过自己的平时的注意,了解食物的保质期,才会避免食物发霉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