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素并没有更慈悲。吃素也没有任何道德优越性,吃素也不存在对身体健康更有利。 有人认为,吃素更环保。某种意义上说,的确如此,因为畜牧业比种植业的污染要大一些。但以此省出来的环保,与总污染排放相比,微乎其微,如果说钱应该花在刀尖上的话,那投入环保的资金应该放在新能源开发上,而不是用以宣传素食上。总而言之,吃素也许更环保,但不显著。
有人认为,吃素的人更善良。我想说,善良是在你能伤害别人的时候选择对他人好。和你吃什么东西没有任何关系。我不认为善良和吃素有任何因果关系,有没有相关都值得怀疑。
有人认为,植物没有情感,没有痛觉,其实这是另一种形式的生物鄙视链。大家学过初中生物的都知道,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差别很小。植物和动物一样,都“希望”最大化地复制自己的基因。只是你去伤害动物时,它可能乱叫、反抗。你去伤害植物时,它只能作出一些细微的、难以察觉的反应。我们对待哺乳动物也明显比对其他种类的动物要好,因为哺乳动物和人类更相似。
吃素的几个缺点:
1.营养难以均衡。那些宣扬素食更健康的素食主义者,不用试图在评论里反驳我了,直接去搜文献好了。
2.鉴于国内吃素者一般都比较愚蠢,如果你吃素,你很可能也被认为很愚蠢。 我之所以说国内吃素者一般都比较愚蠢,正是因为绝大多数的吃素者不是以一种对营养学极度无知的态度去宣扬素食对健康的益处,就是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对非素食者进行道德批判,这点同样表现出了这群人对伦理学的无知。
素食对环保的作用不显著。如果真的全民吃素,取消掉所有肉食产业以及相关产业(动物的加工、运输、销售等),那确实能实现更高的能量利用效率。(人吃植物)这种方式的能量利用效率高于(人吃动物,动物再吃植物)。但要改变现状,得先改变人类的观念,再调整产业结构,这个代价还是蛮大的。不过,我们可以说,长远地看,吃素更显著地环保。但我仍然认为,以环保为动机的素食主义者应该去抵制消费主义而不是宣传素食主义。如果某个素食主义者以为自己占据了“环保”的道德高地,那更是大错特错。
按照佛制,比丘午后不吃食物。原因有两个:1、比丘的饭食是由居士供养,每天只托一次钵,日中时吃一顿,可以减少居士的负担;2、过午不食,有助于修定。这个制度,今天南方国家仍普遍实行。最严格的只喝白水,连牛奶、茶、椰子水都不喝。但一般的僧人午后可以喝茶、汽水、果汁,也可以吃糖。我国汉族禅宗僧人从古有自己耕种的习惯,由于劳动的缘故,晚上非吃东西不行。所以在多数寺庙中开了过午不食的戒,但是被视为‘药食’,但持过午不食戒的僧人为数也仍不少。
南方国家僧人的饭食,或是到别人家托钵乞食,或是由附近人家轮流送饭,所以他们有什么吃什么,不论素食或肉食。比丘戒律中并没有不许吃肉的规定。我国大乘经典中有反对食肉的条文,我国汉族僧人是信奉大乘佛教的,他们受比丘戒外,并且受菩萨戒,所以汉族僧人乃至很多居士都不吃肉。从历史来看,汉族佛教吃素的风习,是由梁武帝的提倡而普遍起来的。蒙藏族僧人虽然也信奉大乘,但是他们的地方蔬菜极少,不食肉不能生活,所以一般都吃肉。但他们和南方国家佛教徒一样,对汉族佛教吃素的习惯,都是很赞叹的。至于‘吃荤’的‘荤’字,是专指大蒜、葱这些气味浓烈、富于刺激的东西,是大小乘戒律所同遮禁,南北佛教徒所共同遵守的。我们把‘吃荤’和‘吃肉’混同起来说,那是错误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