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说吃乃人生一大乐事,你认同吗?
地锅鸡
这个你们肯定知道,但是在外地吃的不一定是正宗的。用大锅烧柴火做的地锅鸡味道才够正。锅上贴满一圈喝饼。就这样,喝饼借上了鸡肉的香味。其实这一个菜就可以吃饱了,最重要的是价格很实惠。
米线
它没那么出名,更没云南过桥米线看上去那么诱人,可挡不住就是爱吃呀。我不喜欢过桥米线里放太多的料,就喜欢简简单单的,配上肉酱,撒上榨菜,香菜,蒜苔,倒入辣椒油,就是这个味!
面皮
好吧,它也没有陕西凉皮出名。但是味道绝对不输陕西凉皮。面皮是手工制作的,里面放了很多东西,花生,绿豆芽,面筋,黄瓜丝,榨菜,卷着吃才对味,也可以拌着吃,不过我们那没有汤水。
蛙鱼
其实这是淀粉做的,形状像一条条小鱼,调制的时候放点胡萝卜榨菜、辣椒油,蛙鱼酸甜可口很开胃,配着辣椒油也很香。
煎包
不同于南方的生煎,我们那是水煎包,个头很大,味道很足。现在涨价了,小时候最便宜的是1块钱14个煎包,现在涨价了,1块钱
撒汤
首先,我是不确定这两个字是不是这样写的,不过音是这样的。汤是熬制的老母鸡汤。先打鸡蛋在碗里,搅拌匀后,用沸腾的肉汤浇一下,制成黄澄澄撒汤,再放点醋、香油、香菜,美味啊。有人问会不会有鸡蛋的腥味,我是没喝出来,因为老母鸡汤的味道是比较浓的,盖住了鸡蛋腥味。
以前老街没有拆迁的时候,沿着一条小巷子一直往里走,有一家卖炸洋芋和三角糕(方言叫三角粑粑)的小店,店子的生意不是特别火,但里面的炸洋芋是真的香,三角糕也香甜可口不油腻,我每次上街去都忍不住要进去里面吃一份炸洋芋要一块三角糕,从很小的时候开始一直有这个习惯,直到后来老街搬迁再也找不到那家小店才不得不放弃,真的很怀念啊。
有一次我身上仅有的118元钱被小混混抢走了,这是我曾经复印过东西的一家摄影楼的老板请我吃了一顿串串,走时跟我说,有事就过来,当时我差点哭了。
龟苓膏,吃过一次,有些人吃不惯,我觉得超好吃,吃完辣的来一碗超好吃!
零二年刚结婚的时候,去爬黄山,半汤还是一个很小的地方,早上路边有一家卖煎饺的,半圆形,香椿肉馅,用猪油煎的,真是香啊,后来再也没吃到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