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gna radiata (Linn.) Wilczek.),属于豆科。别名青小豆(因其颜色青绿而得名)、菉豆、植豆等,在中国已有两千余年的栽培史。原产地在印度、缅甸地区。现在东亚各国普遍种植,非洲、欧洲、美国也有少量种植,中国、缅甸等国是绿豆主要的出口国。种子和茎被广泛食用。绿豆清热之功在皮,解毒之功在肉。绿豆汤是家庭常备夏季清暑饮料,清暑开胃,老少皆宜。
传统绿豆制品有绿豆糕、绿豆酒、绿豆饼、绿豆沙、绿豆粉皮等。其实绿豆还有一种的颜色,黄色的,这种品质很稀少,目前只在江西鄱阳看到,外表黄色,豆皮比绿色更薄,营养更佳!
每100克绿豆中含有蛋白质23.8克,碳水化合物58.8克,脂肪0.5克,钙80毫克,磷360毫克,铁6.8毫克。还含有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E和尼克酸及多种矿物质元素。[2]
绿豆所含蛋白质主要为球蛋白,并含有蛋氨酸、色氨酸、酪氨酸等多种氨基酸;在所含磷脂中有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肌醇、磷脂酰甘油,磷脂酰丝氨酸等成分。[2]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20-60厘米。茎被褐色长硬毛。羽状复叶具3小叶;托叶盾状着生,卵形,长0.8-1.2厘米,具缘毛;小托叶显著,披针形;小叶卵形,长5-16厘米,宽3-12厘米,侧生的多少偏斜,全缘,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或浑圆,两面多少被疏长毛,基部三脉明显;叶柄长5-21厘米;叶轴长1.5-4厘米;小叶柄长3-6毫米。总状花序腋生,有花4至数朵,最多可达25朵;总花梗长2.5-9.5厘米;花梗长2-3毫米;小苞片线状披针形或长圆形,长4-7毫米,有线条,近宿存;萼管无毛,长3-4毫米,裂片狭三角形,长1.5-4毫米,具缘毛,上方的一对合生成一先端2裂的裂片;旗瓣近方形,长1.2厘米,宽1.6厘米,外面黄绿色,里面有时粉红,顶端微凹,内弯,无毛;翼瓣卵形,黄色;龙骨瓣镰刀状,绿色而染粉红,右侧有显著的囊。荚果线状圆柱形,平展,长4-9厘米,宽5-6毫米,被淡褐色、散生的长硬毛,种子间多少收缩;种子8-14颗,淡绿色或黄褐色,短圆柱形,长2.5-4毫米,宽2.5-3毫米,种脐白色而不凹陷。花期初夏,果期6-8月。[1]
绿豆还是提取植物性SOD的良好原料。由绿豆为原料制备的SOD口服液,其中所含的SOD经过化学修饰,可不被胃酸和胃蛋白酶破坏,延长半衰期,适合于人体口服吸收。该口服液除了含有SOD以外,还富含氨基酸、β-胡萝卜素和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具有很好的抗衰老功能。另外,还有实验证明,绿豆中的鞣质既有抗菌活性,又有局部止血和促进创面修复的作用,因而对各种烧伤有一定的治疗作用。1、治疗高血压硫磺、绿豆等量
(用纱布包好),加水煮2小时后取出硫磺干燥, 加酒制大黄20%制片,每次4片,日服1次,饭后服, 10 天为1疗程,疗程间隔5天。治疗107例,治愈率68.22%,有效率为93.46%.〖新医学 1973;(8):395〗2、治疗腮腺炎用生绿豆60克 置小锅内煮至将熟时,加入白菜心2~3个, 再煮约20分钟,取汁顿服,每日1~2次。治疗34例(病程3~4天),全部治愈。若在发病早期使用更好。〖江西医学杂志 1966;6(6):28〗3、治疗疖疮鲤鱼1条(重约60~90克), 绿豆100克,煮熟喝汤吃肉豆,连服3~5天, 治疗顽固性疖疮20例,痊愈18例,无效2例。〖广西中医药 1984;(3):41〗4、治疗漆疮绿豆60克,薏苡仁30克,洗净加水适量,煨烂;加白糖量, 连汤1次顿服,每日1剂。另用生绿豆60克,用开水浸泡12小时,取出后捣烂成糊状, 外敷患处,日数次。治疗12例,均在4天内皮疹消退,临床治愈。〖新医学杂志 1975;(12):41〗5、治疗复发性口疮 鸡蛋1个, 绿豆适量。将鸡蛋打入碗中调成糊状,绿豆放入砂锅内,冷水浸泡10~20分钟再煮沸,取煮沸绿豆冲入鸡蛋糊内饮用, 每日早晚各1次。治疗70例,一般3天即愈。〖新中医 1989(7):17〗6、治疗中暑 绿豆500克,甘草30克,加水5000ml,煮至绿豆开花,冷
有人用70%的绿豆粉或发芽绿豆粉混于饲料中喂兔,结果发现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兔血脂(总胆固醇及β-脂蛋白)的升高有预防及治疗作用,进而明显减轻冠状动脉病变,有人将绿豆水醇提取物拌入饲料喂养动物,连续7天,证实对正常小鼠(生药100g/kg·d-1)和正常大鼠(生药16g/kg·d-1)血清胆固醇有明显降低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绿豆中含有的植物甾醇结构与胆固醇相似,植物甾醇与胆固醇竞争酯化酶,使之不能酯化而减少肠道对
胆固醇的吸收、并可通过促进胆固醇异化和/或在肝脏内阻止胆固醇的生物合成等途径使血清胆固醇含量降低。另外,大豆球蛋白被实验证实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绿豆的球蛋白是否有同样的作用值得探讨。有实验发现,绿豆对吗啡+亚硝酸钠诱发小鼠肺癌与肝癌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另有实验证实,从绿豆中提取的苯丙氨酸氨解酶对小鼠白血病L 1 2 1 0细胞和人白血病K 56 2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随酶剂量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抑制效果明显增加,同样作用48h,0.7U/ml的酶其抑制率分别为52%和14.1% ,当酶增加为3.5U/ml,可分别达77.1 %和5.8% ,而以0.2 0%、1.0%、2.0%、4.0%、6.0%、10.0%的酶作用于癌细胞72h,其抑制率分别为25.8%、40.0%、55.3%、72.6%、77.9%、8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