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不能接受的事情,就是南方人在豆腐脑里的加糖啊!
想当年自己从小到大吃了18年的咸豆腐脑,有吃过北方人做的咸豆腐脑的时候都知道,一般情况下要么是做卤,要么是做酱油,口感上了都会加一些葱,香菜这样的调味料,吃起来的时候是那种咸香咸香的口味,不会觉得有非常冲突的感觉。
因为豆腐脑本身是那种非常软的豆腐的口感,味道非常的清淡,这个时候加上一点开胃的调料,忽然觉得一天早起有正能量满满的感觉。
然而等到上了大学的时候,去了湖北,第一次在大学食堂里看到别人窗口上卖豆腐脑的兴致冲冲的走过去,也给自己来了一碗,却发现只有一碗白不辣几的豆腐脑摆在哪里,而我前面一个湖北的同学非常淡定的把旁边的一个,着砂糖的碗拿到自己面前,撒了几勺白糖放进豆腐脑,就这么走了,那一瞬间我觉得整个人都不好了。
豆腐脑里头放糖,这是什么吃法?而且我当时专门去问了一下,没有酱油,学校食堂里头只有一点醋,连盐都没有,更别提什么香菜,什么蒜汁儿,什么打卤了,简直是让我觉得崩溃得要死,后来我买了豆腐脑也没有吃,这扔在那儿了。
说句实在话,我真的是连尝试吃甜的豆腐脑儿的勇气都没有,因为这实在是和我的个人多年以来的饮食习惯差异实在是太大了。毕竟对于我这样一个北方人来说,咸味的豆腐脑是一种非常有爱的食物,这个时候加一点点甜的口味,似乎都会让我觉得破坏了豆腐脑在我印象中的形象,因此,我根本就直接选择放弃。
作为一个吃货,我坚信祖国的美食都是大有可取之处的,因为爱着祖国每一寸土地,所以爱祖国的每一种美食,但是!有些食物,身为北方人的我真的有点接受无能。
首先,肉粽。虽然我提起了粽子的问题,我也知道自古以来粽子到底是吃咸的还是吃甜的这种事,就和吃豆腐脑到底放糖还是放盐一样,会引发南北战争,但请相信,我绝无挑起战争的意思,我只是以我自己的立场客观表达。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吃肉粽是某次端午节单位发了一盒,加热了以后我剥开皮赫然发现这个粽子发出奇怪的味道,额,和我平时吃的不一样?然后我一口咬了下去,吃到了一大块混合着一半瘦肉的肥肉……当时我就呸了出来。我知道浪费粮食是不对的,可这冒着油的感觉实在是太不好了,而且黏米饭在我心里也不适合搭配肉食。于是,这盒粽子的下场……好歹我也是懂得粒粒皆辛苦的人,并没有扔掉,只是我把粽子送人了。
其次,肉馅汤圆。我虽然没吃过,但元宵节的时候见明星的微博发过,当时我就傻眼了。你说这汤圆里面怎么还放肉呢,而且汤圆那个汤还浮着油,里面还有一些青菜之类的东西。当时我心里的感觉就是……额,不要。可能我这个人就是有点怪怪的,我总觉得粘的东西就应该吃糖的,这就是我的观点。这也是我没办法接受以上南方美食的根本原因。
肉馅月饼,这肯定算一种,吃到嘴里不知道是咸是甜,油腻腻的,差点让我崩溃。
甜豆腐脑,咸粽子,吃饺子配酱油,喝粥放白糖,螺蛳粉,
我和男朋友家很近,都是北方人。但是他每次在我大学门口喝豆腐脑都要甜的,我这个时候就会怀疑他是不是生错地了。重点来了,就这豆腐脑还必须要我付钱,我……
作为一个正宗的东北人 我觉得出了东北都是南方 而我最讨厌的就是南方的米了 一点都不香 更讨厌的就是南方米熬的粥 还放糖 天啊! 我果断不能接受啊 在我意识里的粥应该是那种熬的稠稠的 已经很接近米饭了 把筷子插进去都能立住 那一碗端上来 扑面的热气和清香的米味 在来上一碟我妈妈亲手腌制的咸黄瓜 腌萝卜干 啊 美味的早餐 想想都饿






